正在载入...

牧函:如何看待基督徒以“信仰受逼迫”为由申请政治避难

各位弟兄姊妹:

主内平安。近日教牧同工和一些弟兄姊妹获悉,有原来我们教会的会友,近期在美国通过申请政治避难的方式取得了永久居留身份。在过往几年中,我们认识的弟兄姊妹以此方式获取身份的情况,也曾发生过几例。鉴于目前社会环境对于教会的压力日益增大,逼迫此起彼伏,我们认为有必要在教会内对此事作出一个明确的说明,以帮助大家从圣经的原则来合宜地看待基督徒申请政治避难的问题,好使我们在面对类似事情时可以明白神的心意,尊神为大,在地上更好地为基督作见证。

政治避难的申请理由,通常是个体因宗教、政见、种族等原因而受到迫害。对于政治避难本身,我们不做更多论述。我们主要论到怎样看待基督徒以信仰受逼迫为由获取属世政府所提供的身份和庇护问题。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真的因为信仰受到了迫害,以政治避难为理由申请其他国家的居留身份;二是并未因信仰受到迫害,却以此理由为自己谋取其他国家的居留身份。

对于真的因为信仰受到了迫害的基督徒而言,如果内心的惧怕和压力使得我们无法承受下去,在有申请政治避难的机会时,藉着这种庇护政策,为自己谋求一个合法的居留身份,在一个相对安稳的环境中让自己的身、心、灵得以医治和恢复,这是我们可以理解并接受的。我们不反对政治庇护权,也不反对基督徒因受到迫害而寻求政治庇护。但是,如果是因为惧怕和压力而申请政治避难,却以上帝的带领为由来掩饰自己内在的软弱,以一个属灵的理由来遮掩自己的惧怕,这是不讨神喜悦的。我们承认人的信心和勇气各不相同,但是每个人都应当面对真实的自己,得胜的固然不应凭着自己夸口,但软弱的也不应当掩饰和伪装自己。有时候,直面自己内心的真实,坦然承认自己的惧怕和软弱,正是重新得以恢复信心和刚强的开始。愿我们所行的都是出于里面无亏的良心和无伪的信心。

另外,不能简单地以申请成败的结果作为判断此事是否是神带领的证据。不能祷告求神说,若是通过就是你所喜悦的,就是你的带领;若不通过,就不是你的带领。是否通过并不能作为是否蒙神喜悦的证据。如果按照类似的逻辑,旧约的假先知巴兰在面对摩押王第二次邀请他去咒诅以色列人时,神允许他可以随同摩押人去就是蒙神喜悦的了;这显然是十分荒谬的。神允许并不一定表示神喜悦!有时候,一件事情得以成就,可能是因着神对我们软弱的怜悯。

如果申请者并未因信仰经历迫害,或者任意夸大自己受逼迫的程度,并以此为由申请庇护,性质就不同了。我们认为,这种做法不仅是对于政治避难政策的利用,属于撒谎和诡诈,而且是对上帝恩典的轻忽。

首先,作为基督的门徒,我们在凡事上都要尊主为大,让神因基督的缘故得荣耀(彼前四11)。经上说:“不要自欺,神是轻慢不得的”(加六7)。我们都知道,神鉴察每一个人的内心。基督徒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应当是为了上帝的荣耀和他人的益处。以诡诈待别人,就是对他人的损害。基督徒行事为人的基本见证就是不要欺骗人,也不要误导人。谎言并不一定是要说出与事实不符的假话,谎言也可以是将毫无关联的事情放在一起,从而误导他人。亚伯拉罕两次称撒拉为自己的妹妹,他没有说一句虚假的话,却有意欺骗了别人。愿神监察我们,使我们的良心可以在神面前坦然。

其次,基督徒不可将上帝属天的恩典拿去作为换取属世好处的筹码。以扫以一碗红豆汤就出让了自己的长子名分。从身体饥渴的角度来看,以扫求一碗红豆汤是合理的,上帝不喜悦他的地方不在于他想要红豆汤,而在于他拿属灵的位份去换取眼下暂时的好处。以扫把宝贵的当成是廉价的,却把廉价的看成是宝贵的。基督徒的身份是上帝给予我们的极其宝贵的属天位份,这是地上任何东西不能换取的,为基督的缘故而受苦更是信徒的荣耀。若一个人拿神所给的属灵恩典,去换取属世的好处,虽然可能在程度上还没有走到像以扫那样的地步,但性质上是一样的。这不但是对上帝所赐恩典的轻忽,也是对在人前见证和自身良知的损害。无论如何,上帝所赐基督徒的身份和上帝的教会都不应该被利用。

从2008年至今,守望教会经历了十年左右的争战,许多弟兄姊妹多次被相关部门谈话、施压,又长期处于户外状态,直到今日有长达八年时间没有正常的主日聚会。对于很多弟兄姊妹来讲,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压力,我们能够体谅,也感同身受。我们都切切盼望能早日结束这种状况,恢复正常的主日敬拜和教会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有很多弟兄姊妹因为没有正常的主日敬拜,属灵生命受到了影响,灵性处于低谷。这一方面是我们的亏损,另一方面更是对我们的挑战——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越是需要寻求神。这并非是为教会推脱责任,而是我们必须知道教会并不是恩典的提供者,惟有上帝自己才是。有上帝的同在,即使我们有形的聚集暂时被阻拦,我们仍在上帝的保守和恩典当中。因此,对于那些确实需要有正常方式主日聚会的肢体,我们建议可以去兄弟教会聚会。

但不管怎样,若是因为守望教会的争战而导致灵性的软弱,这是一个属灵的问题。属灵问题的解决,应当用属灵的方式,而不是用属世的方式。比如在小组里面加强彼此之间的连接,主日去其他教会聚会,等等。将自身属灵生命软弱的问题,完全归因于信仰迫害是不对的,以教会多年没有正常的主日聚会导致灵性软弱作为申请政治避难的理由也是不合适的。因为任何国家的政府都不能为一个人的属灵生命负责,政治庇护也非解决灵性生命软弱问题的方案。想要去往一个在信仰更加自由的国度,或者想要去一个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更好的地区生活,每一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良心自由选择,本无可厚非,只是我们要常存清洁的心和无亏的良心。

在此我们呼吁弟兄姊妹起来一同为教会的圣洁来祷告,因为教会不会被任何外在的力量打败,却会被自己的罪腐蚀。求主以他的宝血洁净我们,堵住一切群体和个人生命的破口。

“谁能登耶和华的山?
谁能站在他的圣所?
就是手洁心清,不向虚妄,
起誓不怀诡诈的人。
他必蒙耶和华赐福,
又蒙救他的神使他成义。”
—《诗篇二十四3-5》


北京守望教会

教牧团

2019年4月16日

与素常一样——2019年3月31日主日讲章/晓峰 牧师


经文:
但6:10

但以理知道这禁令盖了玉玺,就到自己家里(他楼上的窗户开向耶路撒冷),一日三次,双膝跪在他神面前,祷告感谢,与素常一样。

前言

今天我们暂时打断一次列王纪的释经讲道,来分享旧约先知书中的一节经文。原因是上周六(2019年3月23日)下午,正当我们圣经学校的课程敬拜的时候,海淀分局的警察和海淀区民政局及民宗侨的工作人员约有几十人闯入我们在长远的会堂,宣布了守望教会被取缔的决定书以及长远会堂被取缔的决定书。自从2018年底再次开始一直持续到今日的对许多弟兄姊妹的约谈施压等情况都表明,这次教会被取缔的决定书既是政府已经筹划已久的事情,也是我们意料之中的事情。可以说,这是守望教会自2005年开始启动教会登记、堂会化、建堂、户外这一山上之城公开化异象之路的必然结果,十几年前,我们无人会想到是今天这样的结果,不但是我们,可能连今天来宣布取缔的政府工作人员也没有想到。包括我们所处的外在社会环境的变化,也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一方面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另一方面又让人觉得历史似乎就当如此。因此,这正表明,这是上帝的作为,祂让这事发生,照着祂的智慧和美意。

那么,我们该如何来看待这次的事件,以及教会的应对思路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以但以理书的经文来跟大家从这两个方面来分享。

一、但以理所面对的挑战

1、经文背景

从少年时被掳巴比伦,到如今巴比伦被波斯所灭,但以理已经服事了三位外邦君王,从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和伯沙撒,到如今的波斯王大流士,时间过去了将近70年,如果但以理二十岁时被掳,此时他已经是年近九十岁高龄的老年人了。虽然但以理此时已经年纪老迈,但依然被波斯王大流士所倚重和欣赏,一个被掳的犹太人何以能在帝国居如此高位呢?从六章的经文我们可以知道,这是因为但以理美好的灵性为波斯帝国带来的祝福所致,但以理为永生上帝所做的见证,对于波斯帝国有很大影响,这一点从大流士王称呼但以理为“永生神的仆人但以理啊”(但六20)就可以知道。这让那些与但以理同朝为官的外邦人所不容,但以理的同僚因嫉妒就针对性地设计了一个陷害他的禁令。这禁令就是,“三十日内不拘何人,若在王以外或向神、或向人求什么,就必仍在狮子坑中”(但六7)。年老的但以理再一次面对生死危机的考验。

2、这禁令的性质

首先,这不是普通禁令,这是禁令加盖了玉玺。就是说,这不是某个在上掌权者的口谕,而是通告全国正式的法律文书。从内容到形式,这些谋害但以理的官员在恶上显出了格外的聪明。首先,他们了解但以理。这是专门针对但以理量身定做的法律,他们料准了用这条禁令去抓但以理的把柄会比较容易。第二,他们知道大流士王很信任和倚重但以理,普通禁令没用,得是那种连君王都要服从,加盖了玉玺的法律。而为了能让大流士王加盖玉玺,他们就利用了大流士的骄傲,他们对这禁令的描述看起来主要是对大流士王的抬举,要让他像神那样。果然,大流士王允准了。

这些官长的罪一方面是出于贪心、嫉妒、仇恨和谋杀,另一方面是欺骗和蒙蔽。不但是对但以理的谋害,也是对王权的利用和损害。而且这禁令从属灵的角度是对大流士王的“捧杀”,把他放在神的位置上岂不是在招致上帝的愤怒和刑罚吗?同时也让大流士在杀害永生神的仆人的罪上有份。

因此,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条禁令本身虽然被加盖了玉玺,以正式法律文件的形式宣布出来,但其实是非法的,因为不符合法律赏善罚恶的公义要求。第一,提出这条禁令的人动机是个人私利,目的是为了谋害。第二,这条禁令是一个宗教性的禁令,是一个针对属灵领域信仰行为的法规。把一个正常的信仰行为给界定为一个违背法律的行为。第三,其内容不但禁止人向神祷告,而且还要求若要祷告只能向人祷告,这在本质上已经是在要求人把某个人当做偶像来拜,这是让人犯罪。

这些谋害者为何要用宗教条例来谋害但以理呢?他们倒是首先考虑要从但以理个人的品行操守职责方面来入手,但实在是“找不着他的错误过失”(但六4)。当仇敌找不着你有什么错失来,只能以你所信的来定罪你的时候,这是圣徒的荣耀。

就像前面所说的,但以理作为一个被掳的犹太人,他因忠心事奉永生上帝在君王和公众层面作了美好见证,在外邦帝国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直接的表现就是但以理在波斯帝国居于超乎其余总长和总督的高位,因此就被嫉妒,被陷害。对于这些谋害但以理的官员来说,他们可能是从政治利益的角度来策划此事。但从属灵争战的角度,撒旦是要藉着对但以理的谋害,来扑灭但以理为永生上帝所做的见证在波斯帝国的影响力。

3、这禁令的属灵挑战

我们可能留意到这禁令的后果非常可怕,若有人违背就是死亡,而且还是被狮子撕碎这种惨烈的死法。就如经上记着说,“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吞吃的人”(彼前五8),撒旦吞吃人的方式无非是恐吓与蒙蔽。// 今天针对教会弟兄姊妹的压力后果当然没有这么残酷,还没到生与死的程度,主要是在我们日常生活层面的影响,比如,我们的家门口会有人守着,出门会有人跟着,会有人来谈话威胁,会被搬家,会丢了工作,还可能会被拘留监禁,会有各种可能的损失。

但以理所面对的挑战之一,就是死亡的恐惧。第二,就是属灵的迷惑。

我们可以把这次但以理所面对的挑战对比但以理书第三章他三个朋友所面对的挑战。这次但以理面对的是一个月不准祷告,否则扔进狮子坑;他的三个朋友面对的是必须拜金像,否则仍在烈火窑里。前者是不允许正常的信仰活动,后者是要求拜偶像。显然,拜金像对于基督徒来说无需思想就知道怎样应对,因为这是犯罪,如同让人声明放弃信仰一样,这是信仰的底线,但凡真基督徒都会为此毫不退让。但一个月不准祷告该怎样应对就有思想抉择的空间,因为这似乎还不算触及到了信仰的底线,好像这是无关乎基本真理的问题,就算是一个月不祷告也不等于就否认神的名了,或者调整一下方式暗暗地祷告并不算为犯罪,也可以逃避被扔狮子坑的可怕试炼。拜偶像是犯罪,调整祷告方式一般是一个处境中照着信心良心选择的层面。

就是说,但以理的三个朋友面对拜金像的要求是无可选择,要么背叛信仰,要么被仍在烈火窑中。而本章但以理好像是有所选择的,他似乎有多种方式可以让自己既不背叛信仰,又不被仍在狮子坑里。若不想让自己被扔在狮子坑里,但以理的选择无非是三种,第一向大流士王祷告,第二这一个月先不祷告了,第三这一个月把祷告时间调整为一种隐蔽的不被人看见的方式。显然,前两种方式是但以理一定不会选择的,因为第一种向王祷告等于拜偶像,这是犯罪;这绝不可以。第二种,不祷告这是软弱害怕,神不喜悦,这也不行。第三种,调整祷告方式属于智慧层面,可以考虑,只是需要寻求神的带领。似乎但以理可以选择第三种方式。

显然,我们都知道,但以理并没有选择第三种应对方式。因为但以理胜过了死亡的恐惧,所以但以理有第四个选项,那就是与素常一样。

其实,但以理并没有四个选项,他只有唯一的选择,就是与素常一样一日三次的祷告。如果一定说有选择,他也只有两个选项,与素常一样,或者与素常不一样。

面对此禁令,对于王国内的其他犹太人来讲,可以选择调整其祷告方式不被发现,甚至可以暂时不祷告来逃避被扔狮子坑的后果。但对于但以理来讲,他无可选择,他只能选择与素常一样地坚持一日三次的祷告。因为,这禁令就是针对他素常一日三次的祷告来的,仇敌并未期望过但以理会向王祷告,人家就看但以理是否会因禁令改变自己一日三次的祷告习惯。而从某个角度来讲,但以理若是调整了他的祷告习惯就等同于他不祷告了,因为对于但以理的地位和影响力来讲,他只要调整祷告习惯,不再像素常一样,就传递出非常明确的信号,他怕了,他惧怕狮子坑的丧命。他只要躲避了狮子坑,就给了仇敌控告他的把柄,你看,但以理对自己的神也不那么的忠诚,为了活命他竟然连祷告习惯都改了。但以理美好的灵性和见证立刻就毁于一旦。因此,他在上帝面前的良心和信心,都不允许他逃避,他只能勇往直前,与素常一样。// 因此,其实对于但以理来说,他跟他三个朋友面对拜金像时的情景一样,就是没有其他选择。

二、但以理的应对

1、“知道这禁令盖了玉玺”

但以理在选择应对方式之前“知道这禁令盖了玉玺”。这里的“知道”至少告诉我们两点,第一,但以理作为帝国的大臣,非常清楚这禁令加盖了玉玺意味着什么。他知道这是法律,违反这禁令的后果是他无法避开的,后果不是罢官,不是罚款,不是监禁,而是死亡。大流士王也帮不到他。

但以理并未打算遵从,因为他清楚地知道他内心有比波斯王朝的法律更大的律法,就是在良心里所领受的上帝的心意。这禁令是非法的。// 当一个基督徒的正常信仰实践与世俗王权法律发生冲突的时候,或者说,当基督徒被圣经真理更新过的良心与世俗法律相冲突时,该如何选择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抉择却不那么容易。虽然常常有人拿着“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服他”(罗十三1)来教导基督徒要顺服政府,但圣经还有“顺服神,不顺服人是应当的”(徒五29).前者常常容易选择,后者的选择却是往往需要付出代价的。所以,如何运用这两节经文很多时候需要的不是解经的智慧,而是勇气和信心。比如但以理,当他选择顺服神的时候,就是选择把自己放在狮子坑中面对死亡。就像主耶稣选择顺服神,就是选择了十字架。

这不表示但以理是一个在王国肆意妄为的人,他不是不遵守王国的法律,如果他不遵守王国法律的话,仇敌早就找到他的把柄了,但“因他忠心办事,毫无错误过失”(但六4)。使得仇敌只能专门针对但以理设计出一条法律来让他来违背,但以理对于恶法的不遵从正是基于他对于正常法律的遵从。// 今天的新宗教事务条例从某个角度来讲,就如同那些谋害但以理的官员所谋划这条禁令。以法律法规的名义,动用上帝所赐给政府赏善罚恶的权柄来作恶。新条例的目的并非是为了对家庭教会有所帮助,而是被相关利益部门拿来作为分化和打压家庭教会的工具。尤其是以不良动机所制定的法律,更是国家的不幸和损失。法律本是应当赏善罚恶维护公义,邪恶莫过于打着法律的旗号来行不义。

2、“就到自己家里,一日三次,双膝跪在他神面前,祷告感谢”

但以理在清楚自己面对的后果是什么样的情况下作了抉择。他的抉择不是怀着侥幸,不是出于血气,但以理是以殉道的心坚持日常的信仰习惯。

但以理对于这个禁令的回应策略极为简单,简单到没去做任何其他事情,第一他没有去在大流士王面前进谏,去力陈这了禁令的荒谬,去揭露仇敌的计谋,因为禁令已经加盖了玉玺,此时多说无益。第二,但以理也没有像以斯帖那样呼吁通国的犹太人都一同来为他禁食祷告,这是他必须面对的,这禁令本身已经是禁止祷告了,其他犹太人照着自己的信心来面对就可以了。第三,也不是先做一些属灵习惯的调整,避其锋芒,保全自身。但以理的做法就是一切照常,静候这个禁令的后果落在自己身上。仇敌为对付他处心积虑,他的回应方式却简单、公开、直接。他既不去向王申诉,也不向仇敌做任何妥协。他照着他的方式来应对,就是再次来到神面前。然后,就像以斯帖所说的那样“我若死就死吧”(帖四16)。

// 但以理此举,放在今天一定会给他带来很多批评。网络上一定会有很多攻击的声音,诸如什么“不懂变通”,“故意激怒在上掌权者”,“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波斯帝国内其他基督徒来考虑啊,你这么勇敢不要紧,要是让君王误解我们跟你一样不守这禁令,岂不连累了我们”,“但以理丧命不能说是帝国法律的问题,这明明是他自己自找的,能有其他更好的方式来处理祷告的事情,他偏偏选择这种明明知道有严重后果的方式,这就是自己找死”,等等。

3、“祷告感谢”

我们要留意,这里不但提到但以理的回应方式是,一日三次,跪在神面前祷告。而且,特别提说他的祷告内容“祷告感谢”,在面临陷害,面临死亡的危机时,他依然感谢神。

我们并不清楚但以理还祷告了什么,但是既然都感谢了,那么但以理的心里一定没有对上帝的不满,没有跟上帝讲,我事奉跟随了你一辈子,怎么临了了还不让我安然入土,竟然要让狮子把我撕碎,让我死无全尸。从世人的角度来看这不容易理解,敬拜神竟然会面临死亡,而且还能跟随和感谢。今日我们因为敬拜永生上帝,被人看守,被人跟随,失去住所,丢掉工作,这个时候,我们还能感谢上帝吗?愿我们效法当年使徒因为拿撒勒人耶稣的缘故被公会关押、鞭打、恐吓,却“心里欢喜,因被算是配为这名受苦”(徒五41),以为基督受苦为荣耀和可喜乐的(彼前四12-16)。

4、“与素常一样”

但以理如此行,不是刻意如此,让人来抓他,一日三次祷告,本就是但以理每日信仰生活的习惯。如果他原本就不是一日三次的祷告习惯,却被圣灵感动冒着被撕碎的危险也要公开表达反对,这是可敬佩的。如果他本来就是晚上十二点起来在暗室中祷告的,那么他还保持住凌晨起来祷告,不被人发现,也没有什么可责之处。

因此,但以理面对禁令选择像素常一样祷告,乃是因为他素常祷告的结果。但以理的素常祷告在此就代表他与上帝之间的亲密关系。如果但以理因为禁令真的在祷告习惯上调整了,当然不算离弃神了,但却是在灵性上的后退。他蒙神格外的恩典,在外邦中居于高位,服事君王,他之所以能“超乎其余的总长和总督”(但六3),不是因为他的个人才华和能力,而是因为他“美好的灵性”(但六3),是因为他“所常侍奉的神”(但六20),这一点大流士王知道,那些陷害他的人也知道。如果但以理选择退让一下,就是他灵性的后退。

但以理的与素常一样,将会给他带来与素常不一样的经历。

三、但以理蒙拯救

但以理果然被扔进了狮子坑里,从某个意义上来说,仇敌的计谋得逞了,但以理满足了他们的心愿,真的就照着他们所设计好的“配合”他们上演了这一幕剧。他们在王面前控告但以理的时候,没有把重点放在但以理像素常一样的祷告,他们把但以理的素常祷告跟不尊重君王的权柄,故意违抗王的命令相连。虽然大流士王知道但以理不是他们所控告的那样,但是有之前加盖的玉玺,大流士只能照着禁令把但以理给扔进狮子坑里。在人看来但以理死定了。可能但以理自己也是存着必死的心来面对狮子坑的。大流士虽为一国的君王,虽然他信任欣赏但以理,但是他却不能成为但以理的拯救,他也得仰望但以理所常侍奉的神来拯救但以理。// 在黑暗和危险中,在谋害和绝望中,唯有神是我们的保护和拯救。

但这一幕戏剧的真正导演并非是这些恨但以理的官员,而是上帝。看似是他们在谋划,实则是上帝在策划。上帝在至高之处掌管并观看人的一切所行。但以理的最终蒙拯救脱离狮子的口,以及那些陷害他的人被扔在狮子坑里被撕碎,都表明神掌管一切,祂必定保护祂的仆人,也为他的仆人伸冤。

四、今日的借鉴

1、公开与打压

但以理的被谋害,表面上看起来是波斯帝国的官员出于嫉妒和对权力贪婪的行动,属灵上是撒旦想要藉着杀害但以理扑灭但以理因忠心事奉神在波斯帝国的属灵影响力,也是想要夺去神要给王国的祝福。类似地,当教会在一个无神论的国家,出现于公众层面,并且开始显出一定的影响力的时候,撒旦也会利用政权的力量来压制基督信仰对这个国家的影响,也是要夺去上帝对这个国家的祝福。从属灵争战的角度来看,被打压就是在所难免的。// 这也是上帝对于教会的试炼。

过去十年间家庭教会纷纷在社会公众层面亮相,表现为教会名称、崇拜的公开化、教会网站和相应的一些事工的开展如出版、慈惠、教育等。无论政府是否承认教会的社团身份,教会作为一个见证基督信仰的团体已经出现在公众面前。而去年所颁布的新宗教事务管理条例就是政府以法规的形式对此的回应。那就是教会社团身份是不可能的,既然教会已经浮出水面,那么就借机用新条例把家庭教会梳理一下,第一类归入三自,第二类给一个临时宗教场所过渡一下,第三类保持压力压缩活动空间,第四类强力打压。而教会层面,去年也对于新宗教事务条例有一个公开的回应那就是《中国教牧联署:为基督信仰的声明》,藉此声明的签署我们教会已经明确表达了对于新宗教条例的回应。这次我们的被取缔正是在之前这种“公开化-新条例-联署声明-被取缔”这个过程中的一个结果。// 好像某种程度上可以类比但以理的“超乎其余总长和总督-禁令-一日三次祷告-被仍狮子坑”。

但正如但以理最终在狮子坑里经历上帝神迹式的恩典拯救,今日的教会虽然遭遇逼迫患难但是也同样在上帝的保守中,因为我们所敬拜事奉的乃是同一位神。

2、主动而非逃避

但以理在面对这条禁令的时候,他没有选择逃避,而是去面对坚持信仰的习惯要面临的后果。他应对的方式就是平日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这种心态从某个角度来讲,是一种更加主动的心态。

之前我们在如何面对约谈和和施压建议中说,若有人找你谈话主要看个人的信心和领受,可以面谈可以电话谈。从内在来说,我们建议在心态上要做好主动去面对的准备,就是我们做好去谈的准备,而非是回避的准备。

主动去面对需要在三个方面做好准备,第一,先把后果仰望给神,在主面前立定心志,乐于去承担可能的后果。不管是谁来谈话,不管谈什么,也不管谈完之后会发生什么,我们在谈话之前就立定心志,然后就静等着有人来谈。我们不会主动去找对方,但我们是一种主动迎候的心态。第二,把谈话的过程交给神,可能很多时候我们里面的焦虑和害怕在于不知道会谈什么,不知道该准备什么,不知道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其实我们很难准备具体的谈话,只能是在属灵原则中的一些预备,就像主耶稣所说的那样“人带你们到会堂,并官府,和有权柄的人面前,不要思虑怎么分诉,说什么话。因为正在那时候,圣灵要指教你们当说的话”(路十二11-12)。论到谈话,基本的说话原则是真实与良心。不说谎话,根据自己的信心说真话。如果觉得自己不清楚的,就说不出清楚。清楚的却不想告诉对方,那么就说我不想说。犹豫该不该说的,就不说。

3、负面转正面

但以理在面对生死攸关的试炼时,在上帝面前还能祷告感谢,这是我们要来思想和效法的。上帝照着他的美意,为不同时代他的子民预备了不同的试炼。我们今天所面对的比当初但以理所面对要容易得多,还不到被扔到狮子坑里撕碎的地步。但就是这些谈话、威胁、搬家可能就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很大的扰乱了,我们里面可能因为这些,充满了急躁、愁烦、怒气、对抗和恐惧,这是一场属灵争战,我们争战的对象首先不是外在的,而是我们内在的这些反应,我们要带着这一切负面的感受和情绪来到赐平安和恩典的上帝面前,求神除去我们里面一切的重压,反而赐给我们以平静、喜乐、爱心和勇气去面对。

4、谦卑而非藐视

因此,这里我要特别提到我们内心里面的谦卑,我们不是看对方为坏人,为上帝的仇敌,我们却是一个好人,一位圣徒,一种内在里面具有高高在上的道德优越感或者信仰优越感。反而,我们必须看到我们若非上帝的恩典会跟对方一样,所以不管是面对善意、平和还是恶意,都要以谦卑的心态来面对他们。不要与之发生冲突,不是以冰冷、厌恶来对待对方。反而,以一种服事这个时代的心态来面对那些围在我们身边的人。

尤其是当遇见气势汹汹的压迫甚至是斥责性的语言的时候,不是觉得自己被羞辱了,被轻视了,因此就在血气的怒火中与之对抗,或者就在畏惧中被人压制。而是带着一种和平的怜悯来面对,可以沉默也可以温和地指出对方的虚张声势。请对方正常说话,或者等候对方正常说话。

5、见证而非抗争

在这个故事中,但以理对于那些谋害他的人没有说一句话,连他的自辩都是在狮子口被封住的神迹之后才说的“我的神差遣使者封住狮子的口,叫狮子不伤我,因我在神面前无辜,我在王面前也没有行过亏损的事”(但六22)。从但以理的自辩来看,其主要目标不是为了自证清白,然后报应恶人,而是为了见证神在他身上荣耀的工作。

我们今天所面对跟当年但以理所面对的一样,本质上我们所面对是的属灵争战,既然是属灵争战,就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也不是以血气的方式,反而我们要将这争战看为是见证上帝的机会,是将福音以我们实际生命见证出来的机会。所以,即使我们的合法权益被损害,也不要心怀不平,思想主耶稣是如何面对被抓、被打、被羞辱、被钉十字架的,这就是我们应对的榜样和力量。使徒保罗也曾说“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罗十二19)。忍耐这个时代,就是在服事这个时代。

6、与素常一样

但以理应对危机的方式是与素常一样。我们首先要留意,但以理的与素常一样是做好了失去生命的准备的,是以做好了殉道准备的心态为基础的。就像我们若是像素常一样聚会和事奉,那么也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损失或者监禁,我们要思想可能需要付出的代价,也要做好承担可能的各样后果的准备,然后选择与素常一样。

其实但以理外在的与素常一样,主要是内在的与素常一样。内心在上帝面前的平安,才能应对外在环境的变化。基督徒与这个世界之间有争战才是生活的常态,所以,我们不是要躲避争战,而是要适应争战。在争战中与素常一样的生活。因此,我们今日的与素常一样,不表示我们能像过去那样聚在一起有祷告会和圣餐聚会,我们的场所被取缔,就表示我们有些事工发生了变化。但我们的聚会,我们的祷告,圣餐,小组,及其他各样事工都与素常一样继续尽力照常去进行。这个地方不能用就换一个地方,在此过程中可能需要付出时间、路程、金钱方面的代价,但主会照着他丰富的恩典与美意来帮助我们的。

最后我以但以理书六章26-27节的经文来作为今天证道的结束:

“要在但以理的神面前战兢恐惧,
因为他是永远长存的活神,
他的国永不败坏,
他的权柄永存无极。
他护庇人、搭救人,
在天上地下施行神迹奇事,
救了但以理脱离狮子的口。”

回应诗歌:《耶和华你是我的神》(389)

信仰和公权力对一个国家与社会的影响——从守望教会事件引发的思考/天明牧师

作为生活在这个国家的基督教牧师,我祈愿:我们国家的执政者真正明白并重视信仰的宝贵价值以及信仰自由对这个社会的意义,并且不再用本该用于罚恶赏善的国家公权力来继续伤害人们的生命、良知与道德。 继续阅读

2011年冬季号——对守望教会户外敬拜事件的反思

今天对于一间家庭教会来说,愿意亮出自己的身份,并且按照圣灵对教会的引导去行,在是否归服耶稣为主方面,会遇到比个人更大的挑战。不仅因为世俗所要求效忠的偶像,同时也要面对体制上种种的难题。虽然这并不意味着教会要主动挑战谁的权柄,甚至可以因为环境的因素作些调整或妥协,但如果这种妥协大到基督已经不再显明是这个群体的主,那么这个群体就失去了其当有的见证。亮出教会的身份,并以此身份作出判断和选择,不管我们愿意与否,都一定会带来可能让教会付出代价的冲突与张力。正因如此,群体的见证更为重要。

卷首语

2011年冬季号卷首语

真理讲台

罗马书13章1—7节释义分享/刘同苏

户外敬拜

守望户外聚会的背后——中国家庭教会对教会论的反思/以勒
山上之城对神国的彰显/孙毅
从守望教会户外崇拜事件看中国政教关系的纠结与出路/邢福增
从破题到解题:守望教会事件与中国政教关系刍议/杨凤岗
那抹灿烂的阳光——小记我家的“户外”转变/ 小C
突破(二)/GLP
家书:2011感恩记/大水
神是爱/HY
陪伴是一种福气/铁皮娃娃
身影——记亲爱的可爱的恩平师母/慕义
户外敬拜——感恩与祈祷/ZL
2011年特别的平安夜/QH
新春的感恩——写给亲爱的上帝/Mercy

灵性操练

《竭诚为主》选文二篇/章伯斯
退修·恢复·爱/曾淼

读书沙龙

浪漫的回旋——读切斯特顿《回到正统》和《异教徒》/察世俗
谁夺走了莎拉的钥匙?——小说《莎拉的钥匙》读后感/小雪

文化透视

面对巨人——从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说起/孙燕
杀人的问题——读汉娜·阿伦特有感/慕容雪村
恶之平庸/刘瑜

艺术广角

这一年,这一天/书拉密
葡萄树/新盐
致乐义诗二篇/午炎

封三

自由之子:写给守望教会/王怡

杏花2011年秋季号——守望教会户外敬拜

第一诫所要求的唯独尊耶和华为神,不主要地体现在个人在内室独自与自己的神相处的时候,而是体现在现实的选择中。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个人或所代表群体的利益被纳入到我们对事件的判断中来,当我们下意识地把当下时局中可能带来的结果置于优先考虑的地位时,这一诫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试验。特别是在教会成长过程中,当她以一个日益有组织和模式的群体出现在这个社会中,不能不与社会其他群体发生某些关系时,是否常常提醒我们自己唯独尊主基督为教会的头,在选择中优先把他的带领放在首位,就是教会在建造进程中所遇到的最大挑战。

卷首语

2011年秋季号卷首语

真理讲台

我们别无选择/天明

户外敬拜

我们是为了信仰:为政教冲突致全国人大的公民请愿书
海外教会和基督徒联合声明:声援北京守望教会
神的物当归给神/金明日
神奇妙的保守/李圣风
认识他是耶和华/双燕
守望自由的天空——评北京“守望教会”再次户外敬拜/刘同苏
为结束60年宗教逼迫发出声音/王怡
不要把专注于信仰的教会政治化——回应《环球时报》社评
附:《环球时报》社评:个别教会要避免让自己政治化
北京守望教会告会众书
北京守望教会就户外敬拜的再次说明
北京守望教会户外敬拜问题解答(一至四)
北京守望教会治委会就几个重要问题与肢体的交通

第一个48小时/李小白
一个平信徒的4·10经历/纪红雨
从4·10到4·11/雅歌
这个特别的复活节
派出所纪事两篇/小雪
48小时的奇异恩典/WY
那在我里面的,比世界更大/LW
爸爸我害怕/Jean
昨日/书拉密
爸爸,起来,带我一同去放羊/午炎

灵性操练

“我自己要极早醒起!”/兴梅 红梅
经历自己的死/孙毅

读书沙龙

撕裂中的边界——读《沉默》/小雪
有一种活着——读《殉道史》/张鹤

文化透视

宗教管理需要法治/张千帆
社团自治的呐喊/曹志
如何面对教产问题/杨凯乐

艺术广角

七日的第一日/书拉密
望台/刘同苏
八月的黑夜/午炎

封三

教会兴起!/Keith Getty 李洪昌 许国永 译

北京守望教会治委会就几个重要问题与肢体的交通

导言

我们的户外敬拜,按最长的行程来算,已经过了一半。在这一段时间,我们经历了神特别的保守,靠着他的恩典得以坚持到今日。不过,因为这个争战的过程超过我们很多人的预期,其间我们也遇到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又与去年一直牵动着我们心思的建堂问题、户外敬拜之决定问题等连在一起,可能会让我们中的一些弟兄姊妹心中产生困惑,当这些困惑存留在我们心中的时候,我们的信心受到影响,尽管我们仍在坚持,但里面却感到疲乏软弱。因此,我们就弟兄姊妹所关心的几个问题表达治委会的看法(第一和第五个问题由天明牧师代表治委会分享),以求在基督里能够与众肢体有一些交通。盼望透过对这些问题的交通,圣灵能光照我们的内心,除去我们里面的困惑,坚固我们的信心,好让我们同心奔跑前面的路程。

问题一:守望的户外敬拜已经坚持了四个月的时间,其间我们从不同途径(或从小组长或从国保那里)听到教会开始户外敬拜之前,锡华告知教会可以使用锡华聚会,教会却不回去,治委会当时是否有意隐瞒这一点?这些若属实,还可以认为户外敬拜是别无选择的选择吗?

首先,有必要简述事情的前后经过。在3月20日主日的特别报告中,我代表治委会报告了如下几点:我们必须离开老故事的原因;我们已跟锡华商务酒店(以下简称“锡华”)签订租赁合约,从4月10日起到锡华进行主日崇拜;如有意外,再出现前几次那样被干预而无法使用锡华的情况,教会只能户外敬拜。其实3月20日报告之前,就是与锡华签约前后教会两次主动约市国保,说明了离开老故事的原因以及和锡华签约的事宜,也表达不希望出现像前两次那样(2010年5月和8月)被有关部门干预而无法使用教会已租赁场所的事情,尽可能避免失去场所导致教会户外敬拜。无论是在签约前还是签约后的沟通中,当时市国保对于教会租赁新场所并没有表示任何异议和反对。

但我们于3月20号主日报告准备到锡华敬拜后不到两天,锡华的相关负责人就多次给我们的长老来电话。当天上午的电话中他们表示不能租给我们,因为派出所来过人;中午时他们又来电话说,城乡仓储超市要用他们的地方开会,我们不能使用;晚上他们赶到我们中间说(当时我也在场),工程部和销售部(负责租赁的部门)没有沟通好,工程部已经开工把会议室的地板都掀了、音箱也都拆了,会议室无法使用,因此竭力要取消合约,他们甚至带来了我们当初支付的订金和一个月租金,想要强行退回给我们,并一再表示道歉。我当时提出来说,既然你们也承认这是你们的责任,你们能不能帮助安排其他地方,毕竟你们是搞这行业的,但他们只是一再急于解除合同。这样,过了两三天,合同终于还是解除了。

在那样的情况下,3月27号主日我分享了那篇“我们别无选择!”的讲道(那天的信息在整个教会中反响很大,我自己强烈地感受到圣灵对教会户外敬拜的激励)。之后没过两天,锡华就打电话过来说教会可以使用锡华;再过两天海淀区国保约我们谈话,说可以回到锡华,而且如果需要新的聚会地方,他们也可以帮我们去找。其实,基于过去的经历,锡华解除合同之前我们治委会曾商讨过,万一锡华解除合同之后再要我们去,我们到底去还是不去?当时我们治委会的意见非常一致,那就是我们不会再回去。为此,当锡华提出我们可以回去时,我们没有回应。当海淀国保提出帮我们找地方时,我们的回应非常明确,我们所需要的是他们的书面承诺,只要得到有关部门的书面承诺,教会立即自己去找场所。再过两天后,市国保也找过我们沟通此事,提出不租锡华也无妨,可以使用某处的场所。我们明确指出,经过前面几次的经历(2009年11月有关部门口头承诺若我们回到室内,他们不会再干涉,然而后来他们还是干涉了;2010年5月、8月以及这次锡华三次因被干涉而解约,而且都是我们告诉他们租赁地方之后),我们已无法相信某一个人作出的口头承诺,因此我们所需要的是某个政府部门所写的盖有公章的守望教会在室内聚会场所不被干涉的书面承诺。

4月2号(周六)晚上召开同工议事会,治委会向同工们介绍了上述情况,临近会议结束,我和晓峰牧师被约并准备去海淀区民宗侨谈话,在离开西屋国际A-901图书馆时,唐永刚弟兄特别提醒我,希望我第二天主日报告中,报告上述锡华的情况,当时我回应说“可以报告”后就离开了。随后我和晓峰牧师赶到海淀区民宗侨与海淀区一副区长谈话沟通(原先说是市民政部门领导找我们谈话,但市领导没有出面)。那天虽然谈了很多,我们也介绍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但他们的态度非常明确,就是守望教会必须放弃户外敬拜,并且说如果我们第二天继续坚持宣布户外敬拜的话,他们就会来冲击教会当天的主日聚会。我们也明确表达了我们的要求:或者给我们书面承诺,或者给我们已购置的大恒二层的钥匙。那天谈话谈到很晚,直到凌晨一点多才结束,回到家已经是凌晨二点了。

第二天一早第一堂崇拜开始之前,治委会开了紧急会议,集中讨论如果宣布户外敬拜当天的主日聚会可能面对冲击的问题。在昨晚与有关部门谈话的基础上,我们再次明确决定,坚持户外敬拜的立场不变,同时做出了在当天的主日报告中报告敬拜时间但暂不报告户外敬拜地点的决定,我们的会议一直开到第一堂崇拜开始。在当天我所做的主日报告中,再次表达坚持户外敬拜的立场,没有细讲那几天争战的细节以及他们让教会回到锡华酒店聚会的情况。感谢主,那一天我们的三堂聚会仍然和往常一样顺利进行。第一堂结束后,袁延松执事强烈向我表达,应该报告锡华要教会回去的事,当时我向他解释,我不是故意不讲,而确实是没想起来讲,而且也表达了我的看法:教会到了这样的一个地步,这已经不是关键问题,又因认为三堂报告最好一致,所以在后两堂都没有讲。治委会为这个问题中午专门进行了商议,三位长老也提醒我,他们昨天(4月2日晚)已经决定,在我和晓峰牧师若被扣押不能回来参加当天聚会的情况下,三人将分别在三堂主持报告中报告锡华要教会回去但我们已拒绝的事情,但由于早上讨论的问题紧急而且时间有限,治委会成员都没有提及这一点。我们认为当天主日没有报告锡华的事确实是疏忽, 在将来可能留下一些破口,遂决定当天下午第三堂结束后召开小组长会议时通报此事。下午在小组长会上我专门分享了这个情况。

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我依然认为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报告此事,而在于那样的时刻教会是否做出坚定的回应,就是能否坚定持守3月27号所表达的信仰立场和教会态度。但回过头来再看这个问题的时候,鉴于一些弟兄姊妹仍受到这个问题的困惑,我承认,既然我们要求每一个弟兄姊妹自己在主面前凭良心选择是否参加户外聚会,那么让大家充分了解必要的细节也是需要的。如果当时不是在小组长会上而是在主日报告中通报的话会更好,就不会留下后面的破口,造成一些弟兄姊妹的困惑。这确实是我的疏忽和亏欠。治委会从没有要隐瞒此事,反倒透过那天小组长的会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的疏忽和亏欠。

既然政府部门同意(准确地说是他们在中间操作)让我们回锡华酒店聚会,户外敬拜还是不是别无选择的选择呢?我们的回答仍然是肯定的,而且我们相信户外聚会的决定是更合神心意的。为什么呢?首先,我们已经在教会20日的报告中说,如果锡华酒店不能使用,教会将进行户外敬拜,而且3月27日在全教会中已经动员了,但此时又突然改变决定的话,对那些已经领受户外敬拜的弟兄姊妹将会是一个挑战,这样教会完全有可能在应该坚持户外还是应该到锡华的争论中被瓦解(这也是治委会事先决定,只要锡华的租赁合同被解除我们就不再回去的一个原因)。其次,如果真的决定回到室内,到底能使用到什么时候?一周还是两周?会不会像前几次那样被干预而中途合同被解除?到那时,甚至能否进入室内都是问题。作为牧师我很希望对警察更有信心,但过去发生的事情告诉我们,这不容易。2009年11月上海警方(或政府部门)叫万邦宣教教会退回室内先聚会2—3周,只要给政府这个态度,就保证让他们可以整体地在写字楼像以前那样聚会,其结果我想大家都知道了。前些年一个北京基督教聚会已定好某场所,当时北京警方说得很清楚,那地方比较敏感,要他们换一个地方。后来经过协商警方同意他们换到另一处地方,而且和第二个地方也都说好了,结果他们这边一解除原来签定的合约,那个协商好的地方紧接着来电话说:“对不起,你们不用过来了……不能用了。”也许有人认为,这样的例子太“极端”。但无论是我自己还是整体治委会当时都清楚地意识到,锡华的合约被解除,就意味着教会原来仅有的(而且愿意有的)对政府与宗教相关部门(主要是国保和宗教部门)的信任彻底被破坏了,因为这几年教会的经历告诉我们,我们在聚会场所方面已经很难相信政府部门任何一个个人所做出的承诺——除非有关部门拿出盖公章的书面承诺。为此,我曾不止一次地向他们表达,若真有诚意解决问题,就拿出让教会能够信得过的东西,不是单靠口头说,过去说得已经够多了,而且做破坏信任的事情也足够多了,我在这里不想也不需要一一列举。因此,到现在治委会也一致认为,即使后来锡华要我们回去,户外敬拜依然是守望教会别无选择的选择,这是毋庸置疑的。

   问题二:因着户外敬拜,到目前我们还无法像过去那样进行正常的主日敬拜,教会的牧养工作和其他事工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这是否与教会追求的目标相背?我们是否停止了教会的主日敬拜?

确实在这21周期间,我们没有像以往那样全教会在一起进行正常的主日敬拜。原因大家都知道,不是我们不想,而是教会失去了稳定的聚会场所。教会不是因为户外敬拜而无法有正常的主日敬拜,而是因为无法有稳定正常的主日敬拜而被迫进行户外敬拜。

其实就是在户外敬拜的这些主日中,我们也不能说教会没有主日敬拜。教会是在以户外敬拜的方式进行着我们的主日敬拜。尽管户外敬拜不是教会的主动选择,但在失去室内敬拜场所的情况下,教会又不能停止敬拜,教会就按照在神面前所领受的以及他所赐教会的权柄,以户外敬拜的方式来安排了每主日的敬拜形式。这21周来,在激烈的争战中,弟兄姊妹的敬拜方式因着争战的情况而有所不同。被拦阻不能出去的,以及不愿出去的弟兄姊妹,在家中与家人或同伴有自己的敬拜;能够出去的小组,没有上平台的,在平台附近他们认为合适的地方以小组形式来敬拜;而去到平台被带走的弟兄姊妹也仍然在以他们的方式进行主日的敬拜。教会每周通过邮件系统为弟兄姊妹提供主日的敬拜程序及讲章。很多弟兄姊妹在教会建议的时间用同样的程序及讲章一同来到我们的主面前来敬拜他,虽然我们身处不同的地方,但我们相信,主必悦纳在这特殊时期我们在他面前的这种敬拜。

当然,有些弟兄姊妹不太适应这段时期主日敬拜的形式,特别是不认同户外敬拜的、自己独自在家的、或者去了其他教会一时不适应的弟兄姊妹,都会感觉到主日敬拜中喂养的不足给生命带来的影响。对于这些弟兄姊妹,我们承认,在牧师、长老及传道都被看管在家的情况下,我们能够提供的牧养十分有限,这也是我们心里痛苦挣扎的地方。为此,我们也建议弟兄姊妹,尽量地抽出时间参加教会周间晚上的祷告聚会,而且在这段时间尽量地委身在小组之中,尽力弥补牧养上的缺欠。

其实,我们认为主日敬拜时大家能够坐在一起敬拜听讲道固然十分重要,但神更为看重的,是我们是否还在基督为我们立的根基上,是否基于惟独尊他为主的这个大前提下来敬拜他;他所喜悦的,是我们是不是出于甘心为他背十字架、愿意为他付任何的代价、把自己全然摆上的心来敬拜他。“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撒上15:22)用我们4月10日第一次户外敬拜通报中的话来说,我们相信,教会是基督的教会,基督是教会的头。教会理应唯独尊耶和华我们的主为神。除他以外别无他神。因此,教会对基督的敬拜不当受任何外在势力的控制或支配。这次的户外敬拜所表达的就是我们这种毫无妥协的信仰立场。因此我们认为,持守这样的信仰立场本身也是一种敬拜。

问题三:在户外敬拜期间离开守望教会的一些同工另立了教会,警察对守望教会坚持户外敬拜的弟兄姊妹不断劝说甚至把人带到新建的教会去聚会,而且一些守望的弟兄姊妹已在那里聚会或被邀请到那里敬拜,教会治委会对此的看法和态度是什么?

因着户外敬拜,无论是整个教会还是弟兄姊妹个人,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尤其是坚持户外敬拜的许多弟兄姊妹,他们不但不断地被关押,有些人还失去了住所和工作。但在过去户外敬拜的过程当中,比起所遭受的这些难处,其实弟兄姊妹最感到伤痛的,应该是宋军牧师他们的离开。而且,这样的影响并没有因他们的离开而结束。由于近日来警察对守望教会坚持户外敬拜的弟兄姊妹不断劝说甚至带人过去,要他们去宋军牧师、蒋力今传道等原守望教会同工新建的教会去参加主日敬拜,理由是“那里都是守望的人”;并且,8月7日这个主日前,邀请守望教会弟兄姊妹去那里参加主日敬拜的手机短信在一些弟兄姊妹甚至小组中发送。这些都造成了一些弟兄姊妹内心的困惑。为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在这里表达治委会对此问题的看法和意见。

宋军牧师、蒋力今传道等离开守望教会,和户外敬拜期间在宋军牧师家中的聚会有关系。在教会户外敬拜开始不久,宋军牧师、蒋力今传道在宋军牧师家与一些弟兄姊妹有主日聚会。当时考虑到一些弟兄姊妹的难处,治委会对在宋军牧师家中的主日聚会虽不认同,但持默认的态度。但教会在《问题解答(四)》中提出不建议在弟兄姊妹或同工家中有同样的主日聚会,并建议大家采用统一的敬拜程序与讲道内容时,宋军牧师等三位同工由于不认可教会提出的建议,联名提出辞呈。当宋军牧师等同工离开守望教会后,在家中的聚会并没有因此停止。虽然宋军牧师可能在其家里的主日聚会中表达过这里已经不再是守望教会的聚会,但还是以这些守望教会的弟兄姊妹为会众基础新建(或筹建)一个教会。8月7日主日,当这个新建教会转移到以“圣书教会”的名义租用的海淀区某大厦进行主日敬拜前,向守望教会三十多位弟兄姊妹发送聚会时间地点的信息短信,其中也包括一些原先不在那里聚会的信徒。

对此,首先我们认为,宋军牧师和蒋力今传道在守望教会担任牧职时所聚起来的聚会,在他们离开守望后不但没有终止,反而以这些守望教会的弟兄姊妹为会众基础来建立(或筹备)一个新的教会,这种做法是不合宜的,客观上产生了分裂教会的结果。而且,向守望教会的弟兄姊妹发送聚会信息来邀请他们参加新建教会的主日聚会更是不合宜的行为,特别在这个属灵争战的时期,在教会中起到了加大因同工离开带来裂痕之作用。这些也让一些弟兄姊妹陷在争战的困惑之中。此外,我们认为宋军牧师和蒋力今传道为他们新建的教会起名为“圣书教会”也不合宜。因为“圣书”为守望教会筹建的神学教育机构的名字,虽然此名称是宋军牧师和蒋力今传道还在守望教会期间参与筹备小组时一同参与拟定的,既然宋军牧师作为这个机构被聘的负责人已经离去,在此名称仍被该神学教育机构使用的情况下使用此名在我们看来有不妥之处。基于这些原因,7月份治委会通过冠辉长老跟力今传道沟通,表达了希望他们等今年年底守望的户外敬拜结束后再建立新教会,作为新建立教会的负责人的力今传道当时也基本接受,表示把新教会的建立放在一个筹备的阶段直到守望的户外敬拜结束。但无论是后来给守望的弟兄姊妹发主日聚会通知的短信,还是8月7日以“圣书教会”名义租赁的场地大厅里所贴出的告示,以及在聚会中执行圣礼和收取奉献等,都表明筹备中的新教会已有其实质,更为关键的是,这实际已经把守望的弟兄姊妹(无论是没有离开守望暂时在那里聚会的弟兄姊妹,还是后来被邀请去的守望弟兄姊妹)带进了新教会的建立(或筹备)里面。

尽管我们希望更多的教会在这个城市、也在我们周围被建立,但基于上述的理由,我们无法认同这种建立新教会的方式。因为这个缘故,除非已经明确决定离开守望教会的弟兄姊妹,我们不建议、也不希望守望教会的弟兄姊妹参加这新(筹)建教会的主日聚会;我们也反对在教会的弟兄姊妹中发短信邀请人参加这间新建教会的聚会;并且,如果警察仍然以“那里都是守望的人”来劝弟兄姊妹去这间新建教会聚会,大家当以清晰明辨的心抵挡,免得带来灵里的搅扰。

问题四:教会是否在以户外敬拜来转移还没成就的建堂问题?到现在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建堂的结果已经显明?治委会如何来看在建堂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如借款、还款和签约等)?

我们知道,户外敬拜和建堂之间确实有密切的关系。户外敬拜是因无法确保稳定聚会场所而采取的被动行动,建堂是为确保稳定聚会场所而采取的主动行动,因此它们都与教会确保稳定聚会场所有关。由于建堂和户外敬拜有序重复出现(09年3月启动建堂,同年11月户外敬拜;自10年3月到11年3月忍耐等待建堂结果,11年4月又出现户外敬拜)和户外敬拜最好且最现实的解决方法就是让教会进入自己购置的新堂,因此误解户外敬拜是转移建堂问题,甚至认为守望教会户外敬拜就是为了建堂的说法也是可以理解的。由于户外敬拜和建堂的这种既相异又相连的关系,治委会提出结束户外敬拜的条件是,或者得到守望教会回到室内的书面承诺,或者拿到教会所购置新堂的钥匙。我们在主里诚实地说,我们户外敬拜并不是为了转移尚没有成就的建堂问题,它也不是教会为完成建堂的一种手段,尽管它在客观上对建堂会产生作用,就像09年治委会不是要以户外聚会推动建堂,但它在客观上的确对后来的建堂推动产生了积极影响一样。

到目前为止,我们认为建堂的结果还没有显明。在2009年3月29日会友代表就是否建堂问题所表决的《09建堂方案(要件)》中,终止建堂的要件只有三个:会友代表总数的2/3赞成票(若达不到,就不启动建堂程序);启动建堂三个月内(即2009年6月30日为止)筹集资金必须达到1000万(若达不到,就终止建堂程序);2009年年底内实现购房(即2009年12月之内若不能完成购房签约,就取消本次建堂事工)。因着神的恩典和怜悯,我们在2009年12月15日与开发商签约,12月22日支付了购房的全部款项,使这次建堂中的三个要件都得到了印证。因此,我们依然相信09建堂是出于神。尽管我们也承认,在建堂的实际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在这些问题上我们也需要在神面前承认我们的软弱与亏欠,但这些还不足以构成终止建堂的理由。

建堂的实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借款问题上:这里的借款就是指建堂报告里所说的特殊奉献借款。在09年12月签约前后,尽管没有向具体的人主动借款,但在教会主日报告中启动特殊奉献来向弟兄姊妹借款。虽然建堂动员报告里有特别奉献这一项,但后来多数同工们认为此举有主动借款的倾向,这也反映出我们在付款压力之下信心软弱的问题(这个问题在2010年治委会总结里已做出过说明)。2)在还款问题上:2010年8月22日,有40万的到期借款没有在这一天之前还上,虽然在随后的几天内,教会还上了这笔借款,但我们还是要在神的面前承认没有尽心推动按时还款的亏欠;我们也认为,这是神对我们在那一段时间心存懈怠的重要提醒。同年12月22日,因中间人错误地告诉我们另一专款奉献款项为建堂奉献,教会就把它用在了即将到期的特殊奉献还款上,解决了当时的还款问题。事后(今年1月5号)得知那笔款项的专项用途后,在一段时间内分两次将那笔款项还到位(这一点也在2010年治委会总结里也做出过说明)。以上两次还款中确实存在着纰漏及亏欠。3)在签约问题上:在签约过程中,由于存在着前两次签约失败的经历,所以在最终的一次谈判中主谈的长老并没有告知对方我们的教会身份及用途,只告诉对方说“我们做什么现在不能告诉你,只能等开业后再告诉你们”,理由是这是一项“商业秘密”,在进一步解释的过程中将教会购置房产的用途称为“新兴项目”,并且“很容易被别人拷贝”。我们认为这种说法与教会的身份不符。虽然在法律上并不影响到合同的成立,但我们还是需要在神的面前承认在这过程中客观上存在谎言的问题,它不仅影响了我们在开发商面前的见证,也进一步影响了不少弟兄姊妹对建堂的信心,这也是我们需要悔改的地方。4)在进堂时间问题上:教会建堂报告中“2010年3月底进入新堂”,这是我们的计划,但并非建堂印证指标(不是像签约印证的硬性指标那样,比如,2009年12月之内若不能完成购房签约,就取消本次建堂事工)。因此,没能在2010年3月底前进入新堂,这不成为终止建堂的条件。但它的确显出起初我们对建堂难度的估计不足,过于乐观地认为能够在短期内完成建堂,而且到了3月底的时候也没有做出相关解释,当教会不能按计划进入新堂的时候,就影响到了弟兄姊妹对建堂是不是出于神的信心。

上面所列出过去在建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瑕疵,都显出我们在神面前的亏欠和信靠的不完全,削弱了教会的见证并影响了弟兄姊妹在神面前的信心。但与此同时我们需要指出,在建堂过程中教会和参与建堂的弟兄姊妹都经历了他那极丰富的恩典、供应和大能的作为,因着他向我们教会所显的怜悯及作为,我们确信他实在带领了我们的建堂,并且建堂进程中的三个印证确实是神给我们的印证,尽管我们在建堂的过程中有小信甚至有过犯需要悔改,这些都显出我们人的卑微和软弱,但并不影响建堂是出于他在我们中间的带领,这也是我们至今都不放弃建堂、仍然乐意摆上,直到建堂结果显明的原因。

问题五:从教会登记、堂会转型到建堂以及今天的户外敬拜,我们当如何看待我们教会过去近七年走过来的历程?

2004年12月国务院颁布《宗教事务条例》,2005年初我们就开始推动教会登记(严格说来是教会的社团登记);同年10月决定开始教会的堂会转型;2009年3月正式启动建堂;2011年4月教会开始户外敬拜到如今。过去六年多时间里,教会所推动的这些事情本身虽然彼此相对独立,但却有密切的关联,因为这些都体现出教会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国社会中的成长以及神对我们教会的带领。从登记到户外敬拜,教会并没有事先规划这些进程,但现在回过头来看,是圣灵一步步带领他的教会成就他自己建造教会的心意。

其实,《宗教事务条例》出台之前,随着教会的成长,我们越来越感受到教会已经无法再隐藏;不但如此,随着教会的成长,我们越来越意识到在今天这个世代,教会不应该隐藏起来,而应当积极主动承担起向这个社会公开见证基督的责任,而且这样的见证不只是信徒个人性的,也是教会性的。因此,当04年底《宗教事务条例》一出台,我们就开始寻求神,经祷告后商议,当时所有的同工们一致认定,并且在“我们为什么要登记?”里清楚地表达:“教会登记不违背圣经真理”;“教会登记本着政教分离和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通过登记教会获得合法社团身份,有利于教会作为一个群体“在这个社会更好地见证神”,也“能够在内部建造和外部拓展方面为教会的进一步成长赢得一个更好的环境”;此外,“登记也是一个与政府对话的过程”,并且“通过对话确立与政府合理的关系”。当时教会同工们一致相信“教会登记是神对我们教会的带领”而同心做出了教会申请登记的决定,而且愿意透过教会登记过程不断完善教会的建造。教会《信约》的确定和《章程》的通过,也都是发生在登记过程中,而且透过登记我们也向政府清楚表明了我们教会的信仰以及在政教关系上的立场。

当然,这里有一个困扰弟兄姊妹的问题,就是在推动教会登记当时,我自己表达过教会登记一定成功而且是在短期内成功,但后来的事实却是我们的登记申请被有关部门拒绝,登记没有成功。作为牧者把对神的带领的乐观看见当作必成的信心来理解和表达,这种领受上的偏差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一直到今天仍有不少弟兄姊妹受这问题的困扰,为此我愿意在主面前向弟兄姊妹和同工们表达我的亏欠。

在“我们为什么要登记?”的那篇教会正式说明里,就教会登记问题有这样一段话,它既表明了教会面对政权的属灵立场,也表明了教会对所处世代和社会的使命意识:“我们相信耶稣基督是教会的头,教会是他的身体,是完全属他的。教会乃是为着在这个世上荣耀他和见证他而存在。教会的存在不需要任何政权的许可。教会拥有自己的自主权。”“教会作为一个地上有形的教会,是基督在这个世界中的代表……教会在这个社会中应该是一座山上的城,是放在灯台上的灯,是不能隐藏的,这样才能照亮更多的人。”这是我们教会第一次提“山上之城”,虽然当时还没有确定其为教会的异象,而且那时这异象也并不清晰,但可以这样说,“山上之城”异象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推动教会登记后不久,就是05年10月,我们就开始教会的堂会转型。当时我们推动堂会转型,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随着教会的成长我们发现:团契(聚会点)倍增模式的教会成长遇到了瓶颈,因为团契倍增到一个地步,一个能够带领团契的工人的成长比团契倍增的速度缓慢得多;而且随着教会团契的增多,教会教牧同工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被各团契的重复性事工所占据,使得教会在各项事工上很难有更多的投入;加上各团契相对独立和分散,使教会的资源过分分散,教会无法发挥合一的整体力量,无法承担更多更大的事工;因此,教会转型为一个统一的堂会型教会已经不可避免。第二个原因是,透过堂会转型而建立堂会型教会,有利于承担公开向这个社会做整体性见证(过去我们都叫作教会的“群体性见证”)之使命。

教会经过堂会转型而进入写字楼整体公开敬拜,这意味着教会从家庭这私人空间进入公共领域;原先处在“地下、半地下”状态的教会向着这个社会公开认定自己作为教会的身份并公开做见证,因此教会也从社会的边缘开始进入中国社会的主流。堂会转型也在客观上促进了教会的组织化、团队事奉和事奉的专项化。这样,经过堂会转型我们初步实现了教会的公开性、整体性的见证。在堂会转型过程中,教会确定了“山上之城”的异象。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祷告和筹备,09年3月教会正式启动了建堂。关于建堂过程,我在这里就不多分享了,因为过去两年多时间里大家一起经历了,都比较清楚。在这里特别想要提的是,在建堂过程中教会明确了“山上之城”异象的内涵为:“教会的公开性、整体性和先知性”。这表明建堂和教会登记、堂会转型都是一脉相承的。建堂完成,就意味着堂会转型以来的教会在公共空间里真正站住,而且建堂的完成带来的实际结果,就会在事实上实现原先以教会登记所要达到的目标。此外,建堂完成也将意味着教会通过成长突破了现有环境,它将极大地推动教会的拓展。

从登记开始到建堂整个过程,尤其是从堂会转型后到建堂,教会不断受到过去未曾有的大的冲击,这也不难理解。在所有领域和空间都被政权掌控的中国社会,政府自然要竭力限制教会的成长。教会之所以选择户外敬拜,是因为政府以它的权柄不让教会在社会公共空间站住,拥有属于自己的成长空间。作为属神的教会,当我们坚定持守神的带领和他所量给教会的疆界时,政教关系的张力甚至冲突就不可避免,到一个地步,教会除“户外敬拜”别无选择。这次的户外敬拜把教会和政府关系问题带到了再也无法回避的地步,就是必须面对如何界定属世政权与教会信仰空间的界限问题。我们也意识到,除非神自己介入,按现有的《宗教事务条例》及以往的宗教工作模式,这些矛盾很难调和。

但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从申请登记到堂会转型、建堂再到户外敬拜,我们不是透过这些要与政府对抗,这些也不是以维权为目的的政治行动,我们的目标是建造以基督耶稣为元首的教会,向着这个世代公开、整体地做先知性的见证。我们相信这是神对守望教会的带领。过去的六年多,我们教会实际上也一直被这样的使命所驱使,“马不停蹄”地走到今天。到如今我们治委会仍坚定相信“山上之城”异象是神引导我们建造教会的异象,这并不是出于我们自己,而是出于神对守望教会的引导,而且过去六年多我们经历了神透过他的带领所带给教会的极多祝福。我们深深知道,教会不是我们自己的,乃是基督的,因此教会的成长也由他带领,我们理当全心顺服他的引导,并竭力尊崇基督在教会中的权柄,这比任何一项信仰活动都更为根本和重要,这也是我们愿意为此负上任何代价的原因。治委会一致认为,我们必须坚持走到今年年底,直到建堂和教会的下一步明确显明,到时我们再做相应的决定。愿主帮助带领我们,赐力量给我们,使我们能够同心协力走到今年的圣诞节。

惟愿在我们中间动了善工的主,完成他自己的工作!

北京守望教会
治理委员会
20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