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

《@守望》第113期——户外敬拜7周年

《@守望》第113期——户外敬拜7周年

 

简讯:

 

1、2018月4月8日,本周日有一位姊妹去平台敬拜,4月1日、4月15日、22日这三个主日没有弟兄姐妹去平台敬拜。

我们在此继续恳求我们的主,在全教会在他面前的寻求中显明他的同在、引导和拯救,使我们教会走出现今的困境,在祂面前能够一同聚集敬拜。


2、4月16日,北京牧者联祷会在锡安教会举行,大会特别为守望祷告。晓峰牧师前往分享我们的近况。当天下午,锡安教会所在的楼层被物业停电梯、停水、停电。4月17日,锡安教会发表声明,拒绝物业提出的在教会大厅安装摄像头的请求,并号召会众一同为教会祷告。


3、北京教牧联祷会发起为“北京锡安教会禁食接力祷告40天”的活动,时间从2018年4月22日至5月31日。守望教会在4月25日为锡安教会禁食祷告,当晚有30多位弟兄姊妹参加祷告会。


3、复活节洗礼于4月1日在长远举行,共有5位弟兄姊妹受洗归入主的名下!


4、青年团契话剧社首部话剧《心霾》于4月14日(周六)在苏州街长远天地C座一单元501上演,首演完满成功。


5、4月26日晚,教会召集同工和小组长会议,会议宣布了由治委会决定、经同工议事会投票(全票通过)印证的人事调整方案:教会接受天明牧师卸任主任牧师一职,由晓峰牧师担任主任牧师;孙毅长老半年后离任。本期网刊特发布天明牧师《“万族”的呼声》一文。

 


 

敎牧书信

 

“万族”的呼声/天明 牧师

 

对我个人来讲,那天当我从神的话语中真正明白向万族宣教乃大使命的核心、是主的宣教异象时,我内心里终于可以放下汉文化圈的其他任何事工了,包括一直以来在教会中带领、以及牧养的服侍。说“终于”,是和我这几年内心的经历有关。

 

复活节特稿

 

耶稣基督的受难与我们的生命/晓峰 牧师

 

耶稣基督的受难与我们的事奉/袁灵 牧师

 

旧约中的复活观念——以《以赛亚书》为例/一琨

 

 

户外敬拜7周年

 

 

北京教牧联祷会为北京守望教会的代祷信

 

祷告部事工分享及代祷内容/新雨

 

启发分享及代祷内容/佑伟

 

文化部事工分享及代祷内容/ 阿迟

 

纪念户外敬拜7周年/罗姊妹

 

牧者荐书

 

当我们读圣经时,我们在做什么——推荐《圣经导读:解经原则》

 

 

宣教之窗

 

复活节之旅——旷野中的Ilchamus


为中国的少数民族祷告之畲族

耶稣基督的受难与我们的生命

文/晓峰牧师

弟兄姊妹,平安!

我们一起来读《以赛亚书》第五十三章第4-6节:

53:4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被 神击打苦待了。53:5那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53:6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

我们一同来祷告:

天父,我们要在你施恩座前再次来献上我们的感恩,因为从起初召我们认识你的那一刻起,直到今日,你都以慈绳爱索来搀拉着我们、带领着我们。其实真的不是我们爱你,乃是你先爱了我们。因此直到今天,你依然将你的话语摆放在我们眼前,以你的权能、你的恩典来召集我们,所以当晚上我们众人聚集在这里的时候,愿你的灵充满在我们心里面,将你话语当中的亮光,将你话语当中的奇妙、生命再一次厚厚地都浇灌在我们心里。听我们这样的祷告,奉我主耶稣基督的名。阿门!

今天晚上我们会从基督的受难与我们的生命来分享信息。论到生命,我想主要是内在的层面。就是论到我们作为一个人,我们内在的本性是什么,我们内在里的根基、价值观、统治我们生命的原则等等。所以,选择《以赛亚书》第五十三章的经文,就非常自然了。这是我们很熟悉的经文,而且,《以赛亚书》第五十三章将新约中基督的拯救阐释得非常清晰。我们今天读的这三节经文,主要是说罪人和基督之间的对比,以及罪人的生命是如何成为一个义人的生命。可以这么说,《以赛亚书》第五十三章这三节经文,尤其是前面的两节经文,把一个人内在生命的本性都揭示出来了。我们要意识到,其实在上帝眼中,看这个世界上所有人的时候,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罪人和义人,其实这两节经文里面一直在提到我们的罪。在上帝眼中,他看这个世界上的人的时候,他并不是看见有一些是中产阶级,有一些是高端人群,有一些是低端人群,有一些是知识分子,这些是我们每个人身上所拥有的一些在世界的标准上来看被人所看重的,可是其实从属灵的角度来看,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就是罪人和义人。所谓罪人,就是不认识耶稣基督的人,所谓义人,就是在上帝拣选的恩典上有份,并且认识耶稣基督的人。当我们在这里说罪人和义人的时候,不是从行为的角度去讲的,不是说有些人的行为格外的好,他的道德水平很高,他的修养很好,这个不是圣经当中论到罪人和义人的最核心的问题。圣经里面论到罪人和义人最重要的区别,就是看这个人和上帝之间的关系。所以,罪的最本质的涵义,其实是一个人和上帝之间的关系是否正常,他是否认识上帝。甚至可以说,当先知以赛亚在论到上帝的仆人为罪人受苦的时候,他很少从一个人外在的行为上去论到一个人的罪,他看到的是这个人的内在是什么样的。所以,我们首先来看的是从第4节和第5节这两节经文中,我们来看罪人生命的特点是什么。

第4节特别提到“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其实“忧患”和“痛苦”这两个词,在第3节已经出现了,第3节里面说“他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只不过到了第4节的时候,这两个词的顺序就颠倒过来了,特别用在了罪人的身上。所以,作为罪人的生命特点,首先是忧患和痛苦。“忧患”这个词,在《以赛亚书》里面就是指疾病,所以思高本就把这节经文翻译为“他担当我们的疾病,背负我们的疼痛”。当然,这里面并不是在讲我们身体上的疾病,当这里面说到我们的疾病和痛苦的时候,其实是论到我们本性当中被扭曲,我们本性当中那些得罪和悖逆上帝的倾向。所以这里所谓的“忧患”,就可以理解成这是我们内在里面犯罪的本性,也因此,我们的生活当中充满了痛苦。罪会带来生命的痛苦,这个痛苦不单单是伴随着我们,也伴随着我们身边其他的人。就是说,罪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影响,不单单是影响我们自身的生命,也影响别人的生命。所以,摩西在论到地上生活的时候说,不管我们活多大年龄,如果没有上帝,我们的生命就是劳苦愁烦,转眼便如飞而去。

当我们活得时间越长,我们越发现没有上帝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你在空虚当中时,自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这就是我们本性当中的罪对我们生命内在的影响,我们感受不到它的价值、尊贵。尤其在今天这个世代里面,可能有些人还有一些所谓的人生追求,但今天很少人会去提那些看似抽象的公义、尊严等等。你会发现,罪对于人的生命有一个非常大的影响,就是会让我们的心灵开始变得麻木,我们对很多东西不再关心了,甚至我们对我们的生命也不那么关心了。可是,我们内在里面的空虚、痛苦和焦虑,我们面对这个世界的将来,尤其面对今天这个时代的时候,我们心里可能充满了很多的惶恐。我们可能会去想各种各样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以为自己如果有几千万的存款,心里就再也没有恐惧了,其实恐惧最多的却是有钱人;有的人可能觉得只要拥有健康,心里就会变得踏实多了,可是你依然不能排除生活当中很多的挑战和压力。所以,对于先知以赛亚来说,我想他可能不是在做一个神学层面的分析,他先确定了神学思路,然后说“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不是的,这是在圣灵的感动之下所写的,但他的确论到了一个罪人生命当中最本质的,就是我们内在里面被罪所玷污的本性,以及因罪而带来的痛苦,其实可以这么说,这是罪人生命的主题,就是忧患和痛苦。

在这段经文当中,还论到了罪人生命的第二个特点,就是第4节后面说的“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被神击打苦待了”。虽然罪人并没有对于这个世界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就是说,虽然罪人在理性和灵性各个方面其实都是被蒙蔽的,可是在罪人身上却有一种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现象,就是越是无知却越发骄傲。所以,这里面才会说“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被神击打苦待了”,也就是说,面对耶稣的时候,面对十字架,任何一个人,不管他是读圣经还是听一个基督徒给他讲福音,他必然要面对“这个人为什么被钉十字架?”的拷问。对于以赛亚来讲,他依然要思想的也是“为什么上帝的仆人是一位受苦的仆人,他为什么要受苦?”。所以面对十字架,如果不认识基督,我们所有人其实都是不能理解的。对于基督的十字架,罪人直接的反应,其实就是“他一定犯罪了,要么怎么不钉别人呢,因为他左右两边的人都是因为犯罪才被钉在十字架上”。尤其是对于犹太人来说,如我们熟悉的《约伯记》中,当约伯遭遇了他生命当中的祸患时,他三个最好的朋友,我想只有最好的朋友才敢于跟他说真话,就直接说“肯定是你犯罪了”,所以在犹太人的观念里,一个人的祸患、痛苦,和一个人的罪是直接关联的,因为你犯罪,所以你才会有这样的痛苦,才有这样不幸的遭遇,因为他们把一个人人生中发生的不幸的事情,都看为是上帝的惩治。这个观念在犹太人的心目里,从旧约到新约一直都有,比如到了新约的时候,有一个生来瞎眼的人,门徒们看见他之后,就问主耶稣说“是这个人犯了罪,还是他父母犯了罪?”,你会发现,对于犹太人而言,他们把苦难和罪之间联系得极其紧密,所以,当时的人听见以赛亚说将来上帝所差派的那位永世的君王是受苦的仆人的时候,犹太人是无法接受的。到了新约的时候,他们更是不能够接受一位受苦的弥赛亚。其实今天的我们也是一样,不单是犹太人,全世界的人都是一样。我们中国的传统俗语当中有一句让人特别不喜欢的话,就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当我们看见耶稣受苦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有各种各样对他的猜测,这些猜测无一例外,都是围绕罪来进行的,要么说“他肯定犯罪了”,要么说“纵然他没有罪,但是他太不够智慧了”,要么说“不是他犯罪了,就是犹太人犯罪了”。可是,我们有没有发现,我们从来就没有想到过,这个人受苦是因为我的罪,几乎没有这样的反思。当然,罪人是不可能有这样的反思的,所以保罗在《哥林多前书》里面说“世人看耶稣基督的十字架,那是上帝的愚拙”,在他们看来那太笨了,所以保罗说“他们不会理解的,谁才能够明白呢,只有圣灵在你心里开启你的时候才能够明白,而且是用属灵的话来指教我们”。所以在第4节当中,当先知以赛亚用“诚然”这个词的时候,表达了一个非常强烈的转折对比,就是提醒我们说“他其实担当的是我们的忧患,背负的是我们的痛苦”,甚至先知表达了一种惊奇,他领受了这样的启示,他在记载的时候,他表达的是“竟然上帝派一个从上帝而来的作为天国君王的那一位,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

第三个层面,这里面论到了人类的罪。第5节说道,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过犯”这个词,直接可以翻译成“悖逆”,它指向的是一个人对于上帝的毫无理由的敌意和反对,只是因为上帝这么说,我就偏不这么做。而“罪孽”,就是指我们行出来的一切恶行。所以你会看到,先知以赛亚就在这两节经文当中,把一个罪人生命当中的三个层次,全给表达出来了。第一个层次就是,我们内在里出了问题,我们的本性有问题,其实这是人类最深层的东西。所以,有时候我们可能不理解,为什么诗人在《诗篇》里面说“我在母腹当中就有了罪,我母亲在怀我的时候,我是在罪中所生的”。我们会觉得孩子应该是最天真的,他们的左手还不知道右手,可是这里所讲的罪,是指我们内在本性里那种与上帝的隔绝。就是说,其实每一个人的本性当中都有那种无限堕落的可能性,所以在圣经当中论到罪人的真实时,在上帝眼中看一个罪人比我们自我审视自己其实看起来要可怕得多。可能你没有那个犯罪的意念和行为,但是那个潜在的素质在那里,一旦某些场景一具备,你就会有那样的意念和行为。这是作为罪人最深层的,这不是你自己能够改变的。有时候我们心里会出现很多意念,是你控制不了的,它就是出现了,你最多能做的就是与之抗争,你不能让那个意念掌控你。这就是路德所说的,你无法阻挡一只鸟从你头上飞过,但你可以阻挡它在你头上搭窝。罪的第二个层面,就是人因罪而有的那种无知和骄傲。这节经文里面也已经论到了,其实我们的理性和灵性,甚至包括我们的情感很多方面都是被蒙蔽的,我们的情感是刚硬的,我们该爱的东西爱不起来,该恨的东西也恨不起来,我们不该喜欢的东西却怦然心动,我们应该特别欣赏惊叹的东西却冷漠无情。你会发现,生命当中的缺陷,一定会在我们本性当中某些地方展现出来,包括我们的理性。有时候你会发现,在你看来一个非常明显的事情,可是有些人却一定要选择最差的选项。但是,人却从来不觉得自己无知,相反,人们都觉得自己是最有知识和见识的,这就是人性的骄傲。第三个层面,就是我们行出来的各样的罪,无论是言语还是行动。所以,《以赛亚书》的这三节经文,把一个罪人生命最基本的三个层面,都给表达出来了。虽然,在《以赛亚书》第五十三章当中,它的重点不是在讲一个罪人的生命,但它却提醒我们这就是一个罪人的生命。所以,面对受苦的上帝的仆人,或者对于我们今天的基督徒而言,面对耶稣基督的十字架,我们说这三个层面在面对十字架的时候,就都被展现出来了。如果不面对耶稣,这三个层面从某个角度来说,我们可以有各种美化和轻描淡写,但是一旦面对耶稣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暴露无遗。比如说面对基督的时候,一定会显明我们是一个罪人,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个人竟然是为我们的罪才受苦的,面对十字架的时候,也一定会显明出罪在我们身上,上帝审判的刑罚是如此的可怕。我想,第一个层面,对于基督徒来说可能都不那么困难,因为我们都可以承认说我们都是罪人。但是,对于第二个层面,很多时候我们不一定能够接受。

我们面对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可能心里有一些困惑,或许会说何至于此呢,也就是说,用得着让神的儿子以如此被羞辱和痛苦的方式钉十字架吗?上帝的儿子至于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吗?当我们有这个疑问的时候,我们的疑问就在于,我的罪有那么严重吗?我的罪至于用这样的方式来对付吗?其实每当我们质疑这一点的时候,正表明我们对于我们犯罪所造成的那个后果,我们对于犯罪应该承受的那个刑罚并不真的那么清晰。我们承认自己做错了很多事,不够完全,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有时候你会发现,我们彼此之间沟通的时候很少提“罪”这个词,论到不在场的他人的时候可能很勇敢,论到我们自己的时候,我们一般都是说“这事我做错了”或者“这事我做得不够好”,我们有没有直接了当地说“这事我犯罪得罪神了”。其实我们对于十字架对我们的审判,并不那么地认可。但是我想,基督的十字架,并不仅限于显明出一个人的罪或者说一个人的罪应该承受刑罚的可怕。其实十字架还在另一个层面上呈现了人的罪的可怕,在第5节“哪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中,先知用的“受害”这个词,原文的意思是“刺透”,就是他被刺透,“压伤”是他被压得遍体鳞伤,甚至有他被压碎的意思,当然基督的骨头一根都没有折断,但他的确是被鞭打,他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时候,被枪刺透。我们在思想基督的受难的时候,其实我们很少把我们的关注点集中在基督所受痛苦的那个残酷的层面,十字架的可怕在于,它显明了我们内心当中罪的本质是什么,也就是一个罪人为什么被称为罪人,它的本质是什么呢?并不是说,在地上生活的每一个人都是六亲不认、残酷无情的罪犯,我们身边的人、包括我们自己都不是这样的人,可是圣经里面为什么说我们都是罪人?就是因为在基督的十字架上,我们看见了一件极其可怕的事情,那就是罪竟然把上帝的儿子给钉了十字架。其实罪的本质不在于说,我们对人不够好、没有爱心等等,那是罪在人与人的这个层面上的表现,但是罪的最本质特征就在于我们恨神,是我们跟上帝关系的疏离和断绝,我们不认识他,也不认他;我们不把神当作神来敬畏他,也不荣耀他,相反,我们恨他,我们以他为我们的敌人。所以,不管是犹太人还是罗马人,他们都在杀死上帝的儿子这件事上是有份的,他们犯了同样的罪。其实不单单是他们,包括我们所有的人。

所以真实的悔改是什么呢?真实的悔改并不单单是说我们做错了一件事情,我们得罪神,得罪人了。真实的悔改,面对十字架的时候可以检验出来,我们首先要承认的就是,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他之所以被钉十字架,是因为我的罪,他在十字架上所承担的乃是因我犯罪而有的刑罚,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认识到,本该钉在十字架上的是我们,不是耶稣,一切的羞辱和痛苦,如果羞辱是在灵魂的层面,痛苦是在身体的层面,那这就是我们的罪所应该承受的,我们本该被钉在十字架上,但是他却替代了我们。而且我想,更为深层的一点就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不单单是犹太人和罗马人,不单单是在那个时候高呼着钉他十字架的那些人,我们同样是钉他十字架的其中一份子,是我们把他钉在了十字架上。真实的悔改在上帝面前,必须要认识到基督的十字架对我们作为罪人生命本相的揭示,我想这才是一个罪人生命的本质,就是我们乃是与神为敌的。我们再次说这不是《以赛亚书》第五十三章的重点,它的重点在于,它告诉我们上帝是如何把罪人从他本性当中的罪恶,对上帝的恨,行为上对于他人的仇恨和伤害,从这种状态当中给拯救出来。所以,在第4、5两节经文当中,《以赛亚书》作了一个双重的对比,它首先对比的是基督的十字架和罪人,就是我们刚才所说的,这位上帝的仆人被钉十字架,不是因为他有罪,而是因为我们有罪,但我们却以为他被神击打苦待了,哪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其实这样一种翻转的对比,就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让我们觉得不可置信的事实的感受。也就是说,我们从来不相信这个世界上竟然会发生这样的事,就是有一个人愿意主动为我的罪被钉十字架。

第二重的对比,就是一个罪人的生命是如何被翻转成为一个义人的,一个人是如何从罪中被拯救出来,那就是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平安”这个词我们都很熟悉,是指我们跟上帝的关系终于恢复正常了,就是我们内心当中一切的担忧,对死亡的恐惧、对未来的恐惧,当认识基督之后,因认识神而转化为平安了。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我们本性当中被罪所扭曲的人性当中的那些败坏,在认识主之后,开始逐渐被对付、被光照、被医治和被更新。所以在这两节经文里面,充满了让我们对比来思想的词语,就是“他担当我们的忧患,他背负我们的痛苦,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他为我们的罪孽压伤,他受刑罚我们得平安,他受鞭伤我们得医治”。你会发现,这些词语之间有一种非常强烈的对比关系,它提醒我们上帝受苦的仆人来到之后,在地上所做成的是一件让我们惊奇的,是让整个世界所震动的大事,在他之前,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人能够做成这样的事情。任何改朝换代、任何智慧思想,都不能使人性发生这样的变化。

所以,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基督的救赎有两个层面,这两个层面在这两节经文当中都论到了,第一个层面就是他并不只是单单除去了我们犯罪的后果,甚至可以这么说,《以赛亚书》第五十三章这四节经文,它特别提到的不是对犯罪后果的除去,反而它是对于罪在我们生命当中的影响和本性扭曲的医治。基督的受苦是在两个层面上,第一,他担当了我们罪的刑罚;第二,他担当了我们罪的痛苦。所以,第4节里所说的“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不是在一个罪的后果的层面上,罪的后果的层面是在后面“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基督的拯救是双重的,他不单告诉你说“那个后果你不用怕,凡是信耶稣的再也不用担心会进入永远的黑暗里”,同时还要告诉我们说自从你认识他之后,你生命当中一切的痛苦、扭曲、残缺和疾病,这个疾病主要是指心灵层面的,同时也包括身体层面的,他都会医治,而且他都会来替你背负。可以这么说,《以赛亚书》里面所说的这一点,如果我们真能明白的话,这几乎是我们在地上行走的最大的安慰,你再也不用怕前面有什么事情发生是你承受不了的了,你不会再担心这件事了,因为“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你不用担心说“这是我面对不了的”,是的,上帝知道你面对不了,知道我们内心当中的软弱,所以他替我们担当。可以这么说,基督进入到了我们的苦难当中。他为什么没有佳形美容呢? 是因为我们没有佳形美容。他为什么进入这个软弱的身体呢?是因为我们在这个软弱的身体当中,为我们的缘故他在地上经历了一切的痛苦。因此,他受的藐视,就是我们受的藐视;他受的厌弃就是我们受的厌弃;他受的痛苦,就是我们的痛苦。

《以赛亚书》五十三章,如果没有第五十二章作对比的话,很难理解五十三章这个突然的转折。他的道成肉身,从某个角度来说,就已经是痛苦了。你要知道他是从哪儿来的,他原本的地位是什么,今天他竟然披戴一个和我们一样的身体行走在罪人中间。所以,“他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那不是口里说了一句话,那是基督在地上真实做出来的。我常说,我们的信仰是在历史上真实的某一个时空中演过一遍的,上帝从来没有说你凭着一个抽象的信心说“他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不是的,他真的曾经被人手摸过,被人亲眼看见过,他在地上真的走过这痛苦的路程。我们在理解《以赛亚书》的时候,必须要从这样一个将来历史的事实在基督身上成就的角度来理解。所以,基督对我们的拯救,不单是在一个我们罪的刑罚的层面上替我们承担,而且他也替我们来承担我们心灵当中的痛苦。他的代替是双重的代替,他代替我们被钉在十字架上,他也代替我们经历我们生命当中不能承受之重。也因此,我们就知道,其实基督的拯救并不单单只是罪得赦免。从某个角度而言,罪得赦免并不是上帝拯救我们的目的,上帝拯救我们,或者说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罪得赦免是达到最终那个目的的方式,因为他要因他受的鞭伤使我们得医治,他的拯救其实是为了让我们得着像基督那样永生的生命。所以我们常常说,基督拯救我们,不是宣布罪得赦免就结束了,那只是个起点而已,你要在罪得赦免的根基之上去建造一个属天的生命,那才是上帝的目标。不单单是在地位上让我们变得圣洁,我们内在生命的素质上也要变得圣洁,这是上帝拯救的最终的目的。“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上帝真正对我们身体的医治其实体现在复活上,所以,当这里说“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的时候,更多的是指我们全人灵魂的层面,我们会经历我们每个人生命的变化,我们会发现我们里面多了一种过去罪人生命当中从来没有的东西,那个就被称为我们从基督所领受的新生的生命。

那么,我们要思想一件事情,我们每次读《以赛亚书》五十三章的时候都非常感动,到复活节的时候,可能很多讲台上的信息都会来分享《以赛亚书》第五十三章,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以赛亚书》第五十三章让我们的生命在想到基督的受难和复活的时候,会给我们如此的感动?我们是真的体会到了他担当了我们的忧患,背负了我们的痛苦,因此我们被感动,还是我们真的是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着了那个属天的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的生命真的被更新、被医治,而因此心里充满了感恩?我们的感动是在哪一点上呢? 我们从这两节经文要来思想的是,其实在五十三章当中,最让我们感动的就是,一个生命的本性到心思到行为都全然败坏的罪人,是如何被上帝的能力拯救成为一个在神面前被称义的人,甚至我们在地上的时候,还可以被神所使用,藉着我们能做成很多事情,上帝是怎样做成这一点的?我们都知道,基督在十字架上代替了我们,那么基督代替我们的本质特点是什么呢?我们有很多神学上的答案,他是以义的代替了不义的,无罪代替了有罪,因此使我们可以得到生命,这在《彼得前书》里面有很清晰的经文。我们要思想的却是另一个层面,就是基督对我们每一个人生命的拯救,他代替的核心特征就是他的受苦。由罪人到义人的转化,没有任何功德可以做到这件事,也没有任何修炼可以做到这件事,这个地上没有任何智慧可以发明出一种方法来把人的本性改变,可以恢复一个人和上帝的关系,唯有一个办法,就是上帝的儿子在地上的受苦。从他的出生一直到他的死,我们说十字架其实是他受苦的顶峰,是神的儿子以受苦的方式做成了末后亚当里面那个属天生命的样式,他以受苦的方式承担了我们罪的刑罚,赋予我们里面有永生的生命。甚至我们可以这么讲,爱和受苦是直接相关联的。甚至我们可以说,爱的特点其实就是苦难。这和我们平时所想象的爱不太一样。我们今天一提到“爱”的时候,通常是一个情感的层面,就是我喜欢某个对象。也就是当我们提到“爱”这种情感的时候,通常是带着欣赏和好感,通常是一种能够满足我们内心当中的某种需要,能满足我们自己,我们就说爱。比如说,我喜欢吃炸酱面,我爱炸酱面,因为我一吃炸酱面就有一种愉悦感,它满足了我的某种需要。我喜欢那件衣服,因为我一看见那件衣服就特别高兴。我们都是从一个利己的角度来说我爱某某,甚至你为一个人的牺牲也是这样,因为我为他牺牲我心里高兴。我们的爱都是以自己作为出发点,利己是我们今天说“爱”这个词的本质。

可是在基督的受难当中,我们却看到了爱的另一个特质,就是纯粹的利他和舍己。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才能理解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所做的那个祷告。虽然很多人说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人像耶稣那样惧怕过十字架,我们今天有多少人惧怕十字架呢?可以这么说,今天在座的没有一个人像主耶稣在客西马尼园的那天晚上那么惧怕十字架,我们现在一想十字架,就说十字架是我的荣耀,我们从来没有惧怕过,因为主耶稣替我们承担了。可是那天晚上,他在客西马尼园的祷告里面却说“父啊,若是可行,求你将这杯挪去”,主耶稣的意思是说,如果可能的话,就不要上十字架。但这个祷告的伟大之处,像马丁路德所说的,这个祷告的伟大就在于后面说的“但是不要照我的意思,乃要照你的意思”,他说所有伟大的祷告都是这样的。如果我们理解不了在客西马尼园的主耶稣为什么那一刻那么惧怕,其实我们就很难理解真正的爱是什么,那一刻他的内心当中没有任何想法是从他自己的角度出发的,所以他敢于说“我在地上所做的一切,都是照着我父的意思行的”,这个叫爱。所以我们唱的诗歌里面说道,唯有爱才可以真正改变生命。

应用到今天,我想,第一个应用就是胜过我们内心当中罪和恶习的唯一力量,就是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爱。不是你的理性,也不是你的心志,不是你强大的意志,你可以坚持四十年不犯那个罪,可是第四十一年呢?你可以坚持三个月,第三个月零一天呢?唯有基督的爱充满在你里面的时候,你就是安全的,你就可以对抗你人性当中的那些私欲的诱惑。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再比如说,在今天这个时代,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内心当中都有很多的伤害和苦毒,也就是我们需要那个饶恕的恩典,任何的报复都不能医治你内心当中的伤害,包括法律所给的正义和公平,也无法安慰和医治你。如果有安慰的话,最多那个伤口不再扩大而已。所以,真正内心中伤害的医治,乃是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爱,别人欠你的,除了基督能还,没有人能还。所以,真正寻求饶恕,寻求内在的医治和更新,是我们要回到我们生命的根源上来。第二个层面的应用,就是我们今天在地上行走的时候,对于基督的效法,很多时候是对于基督受苦的效法,像保罗所说的“你们当效法我,就像我效法基督一样”。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如果说永生的生命是一个恩典的话,任何效法都是不可能学来的,这是我们都很清楚的。所以当保罗在说到“效法基督”的时候,他并不是指在单纯地模仿,对基督的效法其实必须有根基,那个根基就是我们必须认识耶稣基督,我们里面得有圣灵的内住,在这个根基之上,我们才有信心去跟随。所以,“效法”真正的内在动力是对基督的爱,与其说是“效法”,不如说“效法”真正的本质就是对基督命令的顺服。这个顺服最大的挑战在哪呢?这个顺服最大的挑战其实不是不撒谎,也不是你在生活当中有很多非常美好的见证,顺服基督最大的挑战,就是当我们顺服的时候,可能要为基督的缘故而受苦。所以,保罗曾经说过,我盼望能够在我的身体上,在经受苦难的时候,能够补满基督患难的缺欠。这句话不是保罗的狂妄自大,不是说基督的救赎是不够的。基督的救赎当然是完全的,任何人的受苦都没有救赎的功能,救赎的功能只有基督有。那么圣徒受苦的意义何在呢?圣徒对于受苦的上帝仆人效法的意义何在呢?不是要去成就一个新的救恩,而是当上帝的恩典要临到这个世代,要临到其他人身上的时候,乃是藉着受苦的器皿,连器皿都是以受苦的方式才能把这恩典承接下来,再临到其他的人,那个管道也是在受苦当中来经历上帝的荣耀的。所以,彼得在《彼得前书》里面经常说的那种因受苦而来的喜乐、因受苦而来的荣耀、因受苦而来的盼望,都是在这个意义上来说的,那就是因受苦而有份于基督受苦所做成的恩典。

 

我们一同来祷告:

是的,主啊,在教会传统的受难周,我们来思想你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作为。你不单承担了我们罪的刑罚,你也担当我们的忧患和痛苦,这样的恩典,我们从来就没有在这个世界上见过,我们也从来没有在想象当中想到。但你竟然就把这恩典赐给了我们,这一切都是藉着你在上帝面前的顺服和苦难所成就的。愿今天的我们,再一次能够回到主你自己起初在这地上为顺服天父所做一切的事工、你的话语和你的十字架,让我们能够重新再回到这上面来看我们信仰的根基,使我们的心能够脱离这个世界,能够因单单仰望你而再次被坚固。愿你接下来继续带领我们在你面前的祷告,奉我主耶稣基督的名。阿门!

基督受难与我们的侍奉

文/袁灵 牧师

 

弟兄姊妹:平安!

今天是基督的受难日。感谢主我们今年能举办连续三天的聚会,来纪念基督受难,并预备迎接基督的复活。让我们先来同声诵读一节经文,林前2:2。

「祷告」

一、我们需要记念

对于教会来说,复活节其实比圣诞节更有意义,也应该格外受到关注。教会传统规定复活节前有40天的大斋期,新教虽然不强调这个节期,但一般在这一周也会有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尤其今天的聚会是一个高潮,要肃穆,最后吹灭蜡烛,轻轻的关好门,安静的离开,表示基督进入死亡。

我在微信上看到一位姊妹感慨她完全忘了这周日是复活节,我要不是牧师可能也会让这些日子悄悄的过去。但记念这些日子和它们代表的意义不只是牧师的责任,也是每个基督徒的责任。我们记念什么就代表我们相信什么、盼望什么和受什么影响。记念不只是形式,而是为了塑造和强化信心和盼望。所以,任何的宗教,包括无神论的国家也会设立各种纪念日,来传递他们的信念和盼望。

今天对很多人来说有一个重大事件发生,就是苹果新手机系统发布,从此苹果手机在北京上海就可以代替公交卡了,很多人包括我早就盼望这一天了。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纪念日,例如:收到鲜花和巧克力的日子,某种新科技产品发布的日子,淘宝京东打折的日子。我们记得和盼望这些日子,就代表我们深深羡慕这些日子所代表的世俗主义生活。我们容易忘记关于基督和信仰的纪念日,说明我们并不强烈盼望这些日子所定义的幸福,或者说明我们的心和生活已经完全被世俗洪流裹挟,以至于只记得与吃喝工作有关的日子,而忘记了与基督、复活、永生有关的日子。

无论如何,我们实在需要一些方式对抗世界和我们内心世俗主义的倾向。记念教会节期,认认真真的记念,就是一种可行的方式。就好像我们需要主日聚会,需要领受圣餐,都是为了建立我们的信心。但愿以后我们每年都认真记念受难周和复活节,也愿弟兄姊妹都认真的盼望和参与这些记念。

二、基督受难与我们的侍奉

之前两天我们分享了“基督受难与我们的生命”、“基督受难与我们的人生”,今天我们要分享的是“基督受难与我们的侍奉”。可以说前两次的主题侧重基督受难与我们个人的关系,而今天的主题是侧重基督受难与教会的关系。

那么基督受难与我们的侍奉有什么关系呢?我想分享以下四点。

1、基督受难提醒我们要高举基督

如果没有基督受难,教会就没有资格服侍上帝,教会再怎么服侍也不会被上帝悦纳。因为如果基督没有受难,那我们就还是在靠自己的行为来讨好上帝,就还是靠着人的功德,而不是靠基督的恩典与神和好。

所以,基督受难这件事意味着一系列我们必须相信的重要教义。

首先,基督受难意味着人是全然败坏的。这不是说人里面没有一点善,而是说我们的善在神看是不完全的,是掺杂着骄傲和自义的,所以是根本不配被上帝认可的。【我们都像不洁净的人;所有的义都像污秽的衣服。 (以赛亚书64:6)】

因此,人要与神恢复关系,要满足上帝公义的要求,自己是完全无能为力,必须另一位的帮助。这就好像我们不能使死人复活一样,我们也没有能力自己解决自己的罪,也不能彻底弥补我们对他人和对上帝的亏欠。

那这位帮助者是谁呢?就是基督。他如何帮助我们呢?他的帮助不是协助,而是代替。就是替我们走上十字架,替我们承受一切上帝对罪恶的愤怒和审判,以至于那些被基督代替的罪人,在上帝眼里就不再定罪了,就被看为义人了,就成为神家里的人了。从此,这些人所做的事虽然仍不完全,但是却可以被上帝悦纳了,这都是因为基督代替了他们,而这个代替就是透过十字架的苦难完成的。

所以,基督受难就意味着我们相信的是拯救,而不是自救;我们相信的是基督代替我们承受了罪;而不是相信我们自己解决了罪;我们相信的是上帝的恩典,而不是相信自己的功德。这就是基督信仰的本质,也是我们和其他宗教的根本差别。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基督受难对我们的侍奉而言,第一个提醒就是要我们谦卑并且高举基督。也许有一天我们能够得到大恒,或者比大恒更大的地方,我们的人数将来可能更多,教会更有钱,十字架可以高高的耸立。又或者北京到处都有教堂,比麦当劳还多。但是如果没有基督受难,这一切都没有意义;如果没有基督受难,全世界所有教会的人数、财产、所行的善事加起来也毫无意义,在上帝看来都不过是污秽的衣服。没有基督的受难,教会的存在绝不会比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或者无神论更有价值和意义。

所以,我们这渴望服侍上帝的人,永远不要忘记我们凭什么能服侍,我们的服侍不完美,又凭什么会被上帝悦纳呢,都是因为基督为我们受难的缘故。因此我们的服侍要带着谦卑的态度,并且目的是高举基督,而不高举任何人和教会。服侍是感恩,不是功德,服侍是蒙福的标记,不是骄傲的资本,服侍要荣耀基督,而不荣耀自己。

2、基督受难是教会传讲的核心信息

对于教会来说,什么是我们最重要的使命呢?大部分弟兄姊妹都会想到“传福音”,这是正确的答案。我们教会户外多年,有人说应当把我们的焦点转移到传福音上。但其实支持户外的弟兄姊妹也认为户外不是目的,见证福音才是目的。所以大家在方式上可能有不同看法,但是对福音的重视上没有不同。因为教会的本质就是相信福音、被福音更新和传扬福音的一群人。没有福音就没有教会,不传福音的教会就是不听上帝话的,也必然不断萎缩乃至消亡。

但是,什么是福音呢?归根结底就是【弟兄们,我如今把先前所传给你们的福音告诉你们知道;这福音你们也领受了,又靠着站立得住,并且你们若不是徒然相信,能以持守我所传给你们的,就必因这福音得救。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哥林多前书 15:1-4)】

所以,福音就是基督受难和基督复活这两件大事。如果我们把这两点先前和先后延伸一下。基督为什么受难?因为我们是罪人,上帝是公义的,他必审判罪恶;基督复活带来什么?复活带来与神和好,胜过罪和死的能力,还有永生。这就是关乎人的本质,上帝的属性,拯救的方式和将来盼望的完整的福音了。而其中最核心的信息就是两件事:基督受难和基督复活。所以,什么是传福音,就是清楚的传讲这两件事和它们代表的意义。而不包括这两件事的福音,就不是真正的福音,不传这两件事,就不是传福音。

保罗说【因为我曾定了主意,在你们中间不知道别的,只知道耶稣基督并他钉十字架。(哥林多前书 2:2)】所以,基督受难对我们的服侍有什么提醒呢?第二点就是提醒我们要高举十字架的信息,高举基督受苦牺牲的信息,因为这就是福音。

所以我们教会和各人都要检讨,我们传福音,有没有清楚传讲基督受难和基督复活这两方面的信息;我们的启发、洗礼课程或者个人传福音有没有故意淡化、回避这些信息;我们敬拜有没有选择那些清楚描述基督受苦及其意义的诗歌,还是只选旋律好听,但是信息却简单甚至模糊的诗歌;牧师教导有没有注意福音原理对信徒生命的挑战,还是只传递生活的技巧;总之,教会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的信息有没有使信徒感受到罪的真实,自己的有限,基督舍己的必要,以致恨恶罪、不靠自己和渴望永生,还是让人觉得福音是“没有愤怒的上帝通过没有上十字架的基督将没有罪的人带入没有审判的国度”,或者让人觉得信主就等于一种轻松、愉快、体面的生活。如果教会是这样的氛围,就说明他们的服侍出现了严重偏差,求主怜悯我们不至于落入这样局面。

3、基督受难提醒教会服侍的方向

在神学上,一般把基督的工作分为两个阶段:降卑和升高。降卑从基督降生开始,以基督上十字架为顶峰。什么是降卑?降卑就是天上的来到地上,有荣耀的放弃荣耀,被得罪、被亏欠的,替得罪他、亏欠他的人而死,这就叫降卑。

主耶稣在世的时候,他被看为与渔夫、女人、税吏和罪人为伍的,和耶稣在一起的是典型的低端人口。而使徒时代教会的构成虽然也包括保罗这样的出身高贵和大有学问的人,但是保罗却被看为自甘堕落,成了“世上的污秽,万物中的渣滓”,因为教会整体是由无知的小民构成的,用保罗的话说【弟兄们哪,可见你们蒙召的,按着肉体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贵的也不多。(哥林多前书 1:26)】

这些事实不是说明被社会看不起的人比那些有能力有地位的更好,更配得神喜悦。而是说明神的心和人的心不同。人的心倾向“人往高处走”,神的心却愿意“水往低处流”;人的轨迹是拼命往上爬,但基督的使命是道成肉身,也就是从上到下。所以基督的降卑就给教会做出了榜样,提醒教会应当去服侍谁以及去哪里服侍。

我们说教会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腐败,但是也要看到当教会内部出现腐败的时候,也有相反的力量出现,就是一种效法基督从上向下的力量。当很多人为了好处涌入教会,也有很多人为了基督去到旷野。天主教历史上不断涌现出各种修会,修会有几个重要特征:放弃世上的荣华,专心亲近神,以及效法基督的服侍。正因为他们的存在,才使得天主教并没有彻底沉沦,至今还发挥重大的影响力。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两次与基督教接触,一次是唐朝,一次是元朝,但最后都没能在中国扎根,因为教会主要在贵族和上层人士中存在。第三次是清末,随着中国的开放,福音再次进入中国,而这次再没有被连根拔起。因为教会在这一次才真正走进民间或者说社会底层。可以说,什么时候教会只想得着上层人士,并且只寄希望高端人口带来福音的兴旺,那个时候教会就要失败,就要失去生命力。什么时候教会愿意向下走,愿意不计代价的服侍最远、最穷、最没能力和地位的人,那个时候教会就有生命力,就要看到奇迹发生。因为这样的服侍道路是基督亲自示范的,走在这条路上才最像基督。

对于教会来说,真正复兴的标志不在于充满多少名流,而在于能够差派多少人到“糟糕”的地方去。不一定去非洲,北京也有很多糟糕的,一般人根本不愿意靠近的地方,愿教会去到那些地方。对于个人来说也是如此,我们和神的关系如何,也不在于得到越来越多的财富,而在于为主能够舍弃越来越多。

4、基督受难提醒我们要敢想敢做那些不可思议或者说反常的事情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基督用上十字架的方式拯救人就是出人意料,违背常理的。保罗说【因为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在我们得救的人,却为 神的大能。(哥林多前书 1:18)】其实不仅灭亡的人,连门徒一开始也不理解和喜欢基督的方式。他们希望的方式是用刀剑,而不是用十字架,是骑马争战的王,而不是骑着驴来给人羞辱杀害的王。但神的计划不就是如此吗?出人意料、在人看反常、不合理又怎么样呢?难道神的工作要被人的“聪明”限制吗?所以,基督受难这一奇妙的方式就提醒我们:服侍上帝的方式、路线完全可能是在人看来不可能的,没用的,甚至是错误的,但教会不要轻易被人的意见影响,只要反思你的动机、目的和手段是否纯洁,至于不可思议,并不应成为阻止教会前进的重要理由。当然,我反对有人故意反常,其实那是一种迷信。但是我也提醒大家不要仅仅从理性的角度考虑服侍。今天教会做事太依靠科学评估也是问题。我们教会浮出水面也曾被批评高调,不智慧,但很多批评并非因为真理的原则,而是基于批评者自己对时局的分析,事实证明他们自以为是的地方很多。历史告诉我们:如果完全按照人的判断,很多事情都不会发生,福音也可能还没传到中国,保罗也不会被认为癫狂。但正是因为这些跟随圣灵不被人意限制的人,教会的历史才充满不可思议的事。

所以亲爱的弟兄姊妹,我最后要讲的就是:要敢盼望为主做不可思议的事,不要让人的胆怯、小信、舆论拦阻圣灵的感动,也不要随便论断其他教会不同寻常的服侍。但愿教会都大胆遵循从天上来的异象,但愿上帝藉着教会成就更多不可思议的事情。阿们!

「祷告」

旧约中的复活观念——以《以赛亚书》为例

文/黄一琨

众所周知,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是信仰历史当中最重大的事件,也是基督信仰的根基,正如使徒保罗所说,“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林前15:14)但是,耶稣基督的复活发生在新约时代,并且将复活作为信仰的主要教义也出自新约使徒。与之相比,旧约当中明确提到复活的经文却非常少。

那么,在旧约时代神的百姓是否有对复活的盼望?旧约与新约关于复活的看法之间又有什么关联?

一般认为,旧约圣经在不多的几处地方还是提到了对于人死后处境的看法,提到了复活,如赛二十五:8、二十六:19,结三十七:1-14,但十二2,伯十九25~26,诗十六:10。但是和新约不同,旧约当中并没有耶稣基督复活这样一个中心事件,也没有明确的对复活的讲论。旧约作者对复活的看法,是在各自不同的处境当中被圣灵引导而得出的。以下试着用以赛亚书的相关经文为例,做一点探讨。

先知超越历史预告未来走向和人类命运

以赛亚书从十三章到二十三章是一个完整的结构,先知传递了从神而来的,对列邦列国的审判信息。对它们以及坚固城的审判表明:虽然环境不断变化,人类历史风云变幻,但是神在其中以他的权能一直掌管。虽然人类骄傲自大,各样政治、军事、文化的建制和势力不断兴起,但是最终在公义的神面前,所有的一切都归于无有。这样的神学信息与以赛亚先知当时所处的历史处境相比产生了极大的张力。此时近东地区各种强权兴起,而南国犹大的人民处在虚假的宗教敬虔当中,统治者则想通过在各强国之间的纵横捭阖来获得生存空间,而不是倚靠独一真神(例如亚哈斯王不听以赛亚劝告,不理会神所赐兆头,并且敬拜外邦的神袛)。在当时的处境中,先知的信息似乎无法在现实中得以应用。

然而,先知的信息正是以一种超越历史的方式,预告了历史的走向和人类的命运,并且彰显了神自身圣洁的性情和爱人的心意。神并非喜怒无常,他介入历史,施行审判和拯救,基础就是与人立的约。先知宣告,背约者要为背约承受审判,全地也因之一起承受咒诅。在大审判中,“剩余的人”得到拯救,可以回到神的面前来敬拜他。以赛亚书二十五章是旧约先知在信心中发出的关于终末的信息,在那时候得救者与神一同坐席,并且因着感恩,发出对神的赞美。筵席的意象表明了神的最终拯救,与神一同坐席的人见证了神在历史中的得胜。筵席的宣告后来还出现在耶稣所讲的比喻,以及启示录的异象中。

在此处的信息中,先知特别宣告神“吞没了”死亡。在旧约圣经中,死亡这个现象有时候被拟人化(何十三:12)。在乌加列史诗里,摩特(“死亡”)是阴曹地府的神袛,与巴力为敌。因为巴力是丰饶之神,击败摩特就代表着每年春天生机重返人间。摩特最常见的画面就是吞吃猎物。而先知借用了近东地区这样的文化,同样用“吞灭”的动作表明神除去了死亡这个势力。先知对此只是一笔带过,并没有用很多笔墨来描述在这个在现代人看来不可思议的伟大神迹。

因为和现代人的观念不一样,先知是从上帝应许的角度看待历史和人类命运背后的推动力。先知相信死亡会被神吞没,是因为他相信神不会允许死亡拦阻他自己的应许实现。从旧约来看,以色列人对神有充分的信心,并看到了他的信实,因此他们提到死亡和复活,并不是对死后的事情有什么好奇心。死亡不过是众多拦阻神应许实现的力量当中的一个而已。在神坚定永不改变的应许面前,死亡必定会被挪去。

先知不是肤浅的得胜主义者

值得注意的是,先知并不是肤浅的得胜主义者,正因为他确信神的得胜,所以面对惨淡的现况时会产生不解、战兢、哀痛等宗教情感(如赛二十四16)。以赛亚书二十六章则集中表现出先知这样的情感。

在上文(以赛亚书二十五章)中,先知发出了得胜的终末宣告之后,即人们要面对神得胜的审判和对余民的拯救,这样的宣告自然会引起潜在的疑问:有一日神必在锡安山加冕作王,并邀请他一切的圣徒在其仇敌面前与祂一同坐席,这样的信念固然美好,但那一切在此期间活过、挣扎过、死去,却未获明显结果的圣徒又如何呢?

在最终的盼望和现实处境的严峻张力之间,先知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首哀歌(赛二十六16-19)。先知在神面前倾诉余民们内心的痛苦,他们相信公义的神的惩罚会临到,他们在其间的痛苦就如妇人的产难一样。生产之苦本就是人犯罪之后所受的咒诅,先知以此做比是表明圣洁的神必要惩罚犯罪的子民。更让人哀伤的是,虽然经历这样的痛苦,神的子民却不知道他的拯救何时到来,他们外有嘲讽、敌视,内心经历很大的煎熬。

在旧约时代,人们对拯救的盼望主要是带领以色列民胜过仇敌的压制,胜过外邦的神袛。旧约先知站在历史当中探寻的时候,似乎是绝望的。

神的信实如何成就?

那么神的信实如何成就呢?二十六章19节是这一问题的答案,它闪进先知的头脑中,是对其沉思的默示回应。在对上帝应许的坚信不疑与现实的痛苦甚至绝望的夹缝当中,先知在圣灵的感动中发出了死人复活的宣告。和二十五章一样,这里的复活宣告的核心信息是神的大能,和神应许的信实。人活在有限的时空当中,对死亡这个拦阻力量的突破就让人能看到,没有什么可以阻挡神的信实。

在旧约当中,神的应许以一种终末论的方式表达出来。以赛亚二十四-二十六章正是这种表达方式的展现。约的更新和应许的实现不是在现有的历史进程和人类的建制中实现的,而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表现出来。这种新方式的高峰就是对死人复活的预言。

旧约其他几处盼望复活的经文都和书卷的具体处境有关。如结三十七1-14,先知以西结领受预言,看到枯骨复生的异象,宣告神国在终末的降临。

但十二2是在先知领受终末信息的时候,宣告了复活者有人得着永生,有人永远受咒诅。在伯十九25-26中,约伯盼望复活。他和他的朋友对神的认识不一样,他的朋友的神缺少位格性,只是一些因果报应的定律。约伯却不接受这个世界当中任何的先例、定律,他相信神一定会亲自给他答案,即使此世不能得着解答,但在终末必有神来亲自安慰他。

诗十六10中,大卫相信神与他所立的约,他一切的福分和保障都来自于神在约中的应许,即使在完全未知的死后神也依然保守。这一处经文就被看作是旧约当中对基督复活的预言。使徒彼得解释说,大卫正是从神要立下一位后裔,他的国会坚定到永远(撒下七:12-13)这个超越有限的人类的应许,“就预先看明这事”,神讲论到基督的复活(徒二:30)。与此相仿的还有亚伯拉罕献以撒的时候,因着信心发出的对死里复活的期待,希伯来书评价说,“他以为神还能叫人从死里复活;他也仿佛从死中得回他的儿子来”(希十一19 ) 。和前述的经文相比,诗篇中对复活的盼望虽然没有那么清晰,但是却富有想象力。诗人在痛苦中,因为复活的盼望得到安慰,因为至终没有一样东西能够把他带离开上帝面前。(诗七十三26,诗一百三十九8)。

神学家蔡尔兹总结说,虽然复活不是旧约圣经讲论的中心,但是旧约提供了一个基础,供后期犹太教和基督徒发展他们对来生的见解。虽然还不不明显,但是旧约的确见证了上帝的能力胜过死亡和毁坏的力量。所以使徒保罗在讲到复活的时候,宣称基督是“照圣经所说”死而复活的(林前十五3-4)。

耶稣基督的复活表明神的应许确实是信实的,旧约时代众先知盼望的时代已经开启。今天我们这些活在新约时代的信徒和旧约时代有一点是相似的,我们依然面对着神的应许和现实处境之间的巨大张力。因此,新约圣经继续呼召人们不要活得好像这个世界就是终点。使徒们和先知们一样,呼吁要人们因那些死亡之后为我们存留的而甘愿忍受艰难、敌对和那些没有答案的疑问。

(本文成文参阅了华尔顿等人所著《旧约背景注释》、John N.Oswalt所著《以赛亚书释经》、Walter Brueggemann所著《Theology of the old testament》和蔡尔兹著《旧约神学——从基督教正典说起》等书)

 

 

北京教牧联祷会为北京守望教会的代祷信

当暖人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的四月来到的时候,北京守望教会作为北京教会非常重要的一员,不能正常地牧养和举行主日礼拜已经达七年之久!

整整七年,守望教会的弟兄姊妹以和平面对压制,以饶恕面对伤害,在抗争中仍然顺服,很多弟兄姊妹为了持守信仰,即使被迫搬家或失去工作也没有在信仰上动摇和退后,真实地活出了效法并跟随耶稣基督的属灵生命,我们为此赞美上帝!

在旧约时代,第七年是安息年;借着停止耕种的劳作,以色列人经历人与上帝、土地(万物)与上帝重得自由和恢复和好的恩典。借着圣经的启示,我们明白,这安息年更是指向上帝的百姓在基督里的释放与安息!

所以,在这特别的时刻我们呼吁:北京教牧联祷会的众教牧同工请为此献上我们特别的祷告,愿我们的祷告能摇动神的手再次施恩怜悯守望教会和北京的众教会:

1、求上帝怜悯守望教会,在今年可以经历基督里的安息、释放!我们相信,上帝是在沙漠开江河、在旷野开道路的上帝(赛43: 19),祈求上帝为祂自己的教会开一条出路!因此,表面看来守望教会现在的状况好像没有出路,但正如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死亡却不能将祂拘禁,祂反而从死里复活!我们相信,上帝是这个世界真正的、至高的主宰,耶稣更是教会的元首,教会的出路是在上帝的手中,愿全能的上帝显出祂奇妙的作为!

2、我们祈求,全能的上帝用祂的手引领守望教会走过艰难,进入应许之地!我们祈求在这个过程中,慈爱的天父扶持并坚固每一位守望教会弟兄姊妹的信心,在这极大的试炼中,充满祂所赐的真正的平安和喜乐(雅1: 2),继续靠着主的恩典面对艰难的环境,并在艰难中看见主的帮助,在黑暗中看见真光,在绝境中仍然有盼望!愿教会的主亲自对祂的教会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林后12: 9)。

3、我们相信,祷告是我们能给予守望教会最有力的支持和最重要的帮助,因为我们的帮助不是从人而来,而是从造天地的耶和华而来!因此,我们也呼吁,众教会一同迫切为守望教会祷告,因为一个肢体受苦,众肢体就一同受苦(林前12: 26),守望教会是基督身体的一部分,我们焉能看着弟兄受苦而无所作为呢?

4、我们也祷告求神给守望教会的领袖们有属灵的特殊看见,有从神而来的超然智慧,来寻求神对守望教会在新时代的特别引导,求主耶稣基督保守祂自己的教会!

5、最后,我们祈求上帝改变和转化执政者的心(箴21: 1),求圣灵帮助他们除去对基督教会的偏见,使他们对教会更加宽容。我们也秉持圣经的教导,为中国在上执政掌权者祷告(提前2: 2),求天父怜悯他们能认识福音、相信耶稣、得到拯救!也求上帝开启引导他们,使他们知道存敬畏的心制定出公义的政策来治理国家,真正造福于人民!求主保守和祝福我们的国家!

 

                                                  北京教牧联祷会

2018年4月10日

祷告事工分享

文/新雨

一、圣经中关于集体敬拜和祷告所带来的影响力的例子

1、使徒行传4:23-31 彼得约翰被恐吓释放后回到会友那里,会众们一起的敬拜和祷告:
4:31 祷告完了,聚会的地方震动,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放胆讲论神的道。

2、使徒行传12:1-14 彼得神奇地出监
12:5 于是彼得被囚在监里,教会却为他切切地祷告神。
12:12 想了一想,就往那称呼马可的约翰他母亲玛利亚家去,在那里有好些人聚集祷告。
12:14 听得是彼得的声音,就欢喜得顾不得开门,跑进去告诉众人说:彼得站在门外!

3、使徒行传16:13 当安息日,我们出了城,到了河边,知道那里有一个祷告的地方,我们就坐下对那聚会的妇女讲道。
使徒行传16:16 后来,我们往那祷告的地方去。有一个使女迎着面来,他被巫鬼所附,用法术叫她主人们大得财利。
16:25 约在半夜,保罗和西拉祷告唱诗赞美神,众囚犯也侧耳而听。忽然,地大震动,甚至监牢的地基都摇动了,监门立刻全开,众囚犯的锁链也都松开了……禁卒一家信主得救,且保罗和西拉得释放。
16:40 二人出了监,往吕底亚家里去,见了弟兄们(弟兄姊妹们),劝慰(鼓励))他们一番,就走了。

二、我们教会曾经历的集体敬拜和祷告所蒙的祝福

1、教会2008年-2009年的晨祷 人数都在20左右带来教会建堂时的合一的信心教会

2、2009年-2011年的晚祷会(周三)人数在100人左右,带来教会户外敬拜前灵里的复兴

3、教会2011年户外开始后连续一年的祷告聚会,在开始的半年左右的时间周一到周五的祷告聚会人数也都在70-80人,西屋大厅里坐满了,带来教会户外敬拜的持守的信心。

4、教会2015年开始的拘留时期,每周三晚上为在拘留所里面的肢体祷告的力量,托住在里面的肢体。2015年开始的姊妹祷告会,每周五上午,也开始兴起了教会稳定代祷的团队。

5、教会2016年-2017年教会集体代祷蒙应允的例子:为建英姊妹、为芳洲姊妹、为丰艺姊妹还有为建秀姊妹的代祷,看见神的同在的恩典。

三、目前集体敬拜和祷告的现状

四、我们的呼求

启示录5:8 他既拿了书卷,四活物和二十四位长老就俯伏在羔羊面前,各拿着琴和盛满了香的金炉;这香就是众圣徒的祈祷。

1、为祷告会的复兴祷告:求圣灵带领更多弟兄姊妹来参加周三或周五的祷告聚会,更多弟兄姊妹经历代祷所带下的恩典,代祷与圣灵同工,代祷所带下的能力击退仇敌的攻击,在参与属灵争战中有得胜的经历。求神使我们教会的集体祷告敬拜带动教会的复兴,教会的复兴带动个人生命的复兴,个人生命的复兴带来集体敬拜祷告的复兴。

2、为祷告会参与服侍的同工祷告:为主领敬拜的同工祷告,求主赐下属天的恩膏膏抹他,借着主领人带领的敬拜,使会众的心完全靠近主的心意,使神的名得着称赞,使神的百姓在聚会中与神相遇;为带领分享的牧者祷告,赐给他们当讲的话语,更新会众的心思意念,更明白神的心意,使会众照着神的心意来呼求神;为带领祷告的同工祷告,求主赐下爱灵魂的心,在带领会众祷告中,照着主的心意求,照着主的命令而行;为司琴同工祷告,求圣灵赐下合一的灵给主领和司琴,在配搭上更合一,求主带领司琴在敬拜的过程中与神同工,除去他们心中的压力和负担,在服侍中经历神的恩典。

3、为祷告事工部兴起同工团队祷告,求神把代祷的负担放在更多弟兄姊妹身上;求神在其他各个事工部门中兴起代祷的团队,使得每一项事工都有稳定的代祷团队在后方守望代求。

启发事工介绍

文/佑伟

 

今天先来看一段圣经:约翰福音第1章35~42节,我们一起来读。

1:35 再次日,约翰同两个门徒站在那里。
1:36 他见耶稣行走,就说:“看哪,这是 神的羔羊!”
1:37 两个门徒听见他的话,就跟从了耶稣。
1:38 耶稣转过身来,看见他们跟着,就问他们说:“你们要什么?”他们说:“拉比(“拉比”翻出来就是“夫子”),在哪里住?”
1:39 耶稣说:“你们来看。”他们就去看他在哪里住,这一天便与他同住。那时约有申正了。
1:40 听见约翰的话,跟从耶稣的那两个人,一个是西门彼得的兄弟安得烈。
1:41 他先找着自己的哥哥西门,对他说:“我们遇见弥赛亚了(“弥赛亚”翻出来就是“基督”)!”
1:42 于是领他去见耶稣。耶稣看着他说:“你是约翰的儿子西门(注:“约翰”马太16章17节称“约拿”),你要称为矶法(“矶法”翻出来就是“彼得”)。”

【祷告】

这段经文大家比较熟悉,记述的是主耶稣第一次呼召门徒的事。这两位门徒,其中一位是安得烈(另一位应该是使徒约翰)。我们看到,他们原来是施洗约翰的门徒。施洗约翰怎么向他们引荐耶稣呢?他说:“看哪,这是 神的羔羊!”,这就是以色列人昼思夜想的弥赛亚,这就是你们人生的意义,你们已经找到了!而安得烈知道耶稣就是弥赛亚之后,第一时间就找到自己的哥哥西门,把这惊人的好消息告诉他,他说:“我们看到了,我们也带你去看”。而耶稣洞察了西门(过去和未来)的一切,显明耶稣正是他们要找的那一位弥赛亚。

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下迎新事工部的事工。我们教会进入户外时代以来,迎新部集中的服侍就是启发小组,所以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段经文,这正好是启发小组一直以来坚持的观念:就是借着“邀请”-“看”的方式,把暂时未信主,但却在努力探索生命意义的人带到上帝的面前。

在继续介绍启发小组的理念之前,我先用稍微阿尔法的方式来介绍一下阿尔法小组。我们先来看一段照片短视频,对启发有个直观的印象。这是23期启发课程的照片。

基本都是大家熟悉的面孔吧?我们在这里看到了启发课程的三大要素:食物、短讲,以及讨论。食物不用说了,我们都喜欢爱宴和聚餐!我参加过几次启发结业式,组长会让大家聊聊对启发最深印象的是什么,半数以上都会说启发的晚餐太好!聚餐是帮助同工和学员认识彼此,建立友谊的好机会,也是学员融入小组的绝佳途径。

然后是短讲。(启发课程是一套探索基督教基要真理的系列讲座。每一集讨论一个有关信仰的话题。)短讲(讲座)的目的是帮助学员深入思考、受到启发,最终投入讨论。

短讲一般长约30分钟,既可以直接播放视频,也可以请牧者带领。短讲围绕基督教的基要真理展开,例如,耶稣是谁?如何才能相信?为什么要祷告,如何祷告?上帝如何带领我们?……等等。(守望教会的启发小组也是两者结合的,包括了观看视频,圣灵周末时的牧师证道或穿插进行的公开课。从17年开始,阿尔法小组采用新版(全民版)启发视频。这个视频做得棒极了,即使为了看视频来参加启发也非常值得。

第三大要素,讨论。这是启发课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小组讨论中给每个人分享见解的机会。学员可以尽情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必顾虑太多,我们尊重任何观点,但不会强迫学员发言。启发课程提供真诚、友好与开放的交流环境,你可以聆听别人的想法,也可以贡献自己的见解。启发小组提供了一个友善,安全的氛围。学员既可以畅所欲言,也可以静默不语。

接下来介绍启发组员服侍时需要持守的三个原则:爱(LOVE)、聆听(LISTEN)、笑(LAUGH)。特别是在讨论这个环节中,弟兄姊妹会容易有冲动去纠正显而易见的错误。但是,启发小组的宗旨是:不是为了赢得争论,而是为了赢得人心。通过聆听和接纳,让启发的学员自己去感受和体会,而不是把观念强加给他们。让他们在这种爱和友谊、尊重的氛围中,愿意敞开自己,聆听他人,最终来到上帝面前。

启发对同工的益处:操练祷告,操练我们对他人灵魂的关注,建立友谊,同工配搭服侍,品尝到服侍人的满足;最重要的,经历到神所赐的喜乐和平安。

副产品:还可以品尝到美味、锻炼和展示厨艺。

【顺便插入硬广告,今早徐蒙特别私信我,第26期阿尔法小组4月14日开始,欢迎大家邀请身边或者小组的慕道友参加,也欢迎有感动的弟兄姊妹参与服侍】

上面我们主要介绍的是启发的阿尔法小组。接下来的时间,介绍一下贝塔小组。贝塔小组和阿尔法小组的服侍对象不同。阿尔法小组的主要服侍对象是慕道友,而贝塔小组的主要服侍对象是初信的弟兄姊妹;或者参加完阿尔法小组,对信仰希望有更深入了解的慕道友;再或者是曾经离开教会,现在重回教会,信仰根基不够扎实的弟兄姊妹。就体会上来说,贝塔小组的形式更接近小组和团契的查经模式,应该说更具有守望教会的基因,(主要教材也是峰牧编写,使用简要的系统神学的框架,)带领贝塔学员更深入和系统地去看信仰的基要问题。

(贝塔的课程表)

贝塔课程一般在阿尔法启发餐会4周后开始第一次课程,希望参加贝塔小组的也可以提前做一些预备。

贝塔小组今年的几个重要变化:贝塔原先属于民间组织,从今年起正式纳入启发和迎新事工;贝塔小组增加了公开课(如上面的课程表),牧者也会更多地参与,陪伴贝塔学员的初信成长过程;机会很难得。

1、完整参加贝塔课程学习的学员,可以等同于参加了洗礼课程。所以鼓励学员能够完整地坚持下来。

2、(可能)贝塔推出更新版本的教材,需要看晓峰牧师的时间安排

感恩和祷告:

守望启发到现在已经进行了25期,感谢主,即使在户外争战激烈的这几年,启发小组也一直没有停止。贝塔也进行了7期。为忠心服侍的组长和组员感恩。你们的服侍神都纪念。近2次教会接受洗礼的弟兄姊妹中,大约有近半数参加过一期以上的阿尔法和贝塔小组。而启发小组成立以来,神也借着这种方式,祝福了同工们的生命,让我们在其中操练彼此相爱,彼此守望。启发也成为在特殊处境下教会对外事工的窗口之一。

祷告事项:

1、今年两期启发和贝塔小组,求主预备更多弟兄姊妹愿意参加服侍并且能够在服侍中委身,求神赐给同工们够用的精力、智慧、爱心和聆听的耳朵来接待慕道友,让弟兄姊妹在服侍的过程中,能够从神得力,不仅真理得到装备,而且生命得到造就,有从神而来的喜乐、平安和满足。特别求主预备和兴起对启发有长期负担的组长。

2、求神预备启发学员的心,去除一切拦阻,让学员能够稳定地参加启发,有真理的收获。学员毕业后能够顺利进入牧养小组或团契,能尽快融入教会。(建议牧养事工部或者会友部)每半年定期提供初信者名单给迎新部,并在小组里介绍和推荐。迎新部可以尝试记录和整理新人的信仰状况,定期跟进,建立关系,帮助新人顺利融入教会。

3、特别为贝塔,求主赐给牧者有时间更多参与贝塔服侍,给予同工们培训和指导。也把贝塔教材更新计划放在神的手中,求主使晓峰牧师有够用的精力来更新教材,也让新版教材更合乎使用者需要。

4、启发需要大家持续的祷告力量的支持。请大家在平日的祷告中为启发事工祷告。

PDF下载

 

  • 《@守望》第132期——我信教会
  • 《@守望》第131期——与神和好,与人和睦
  • 《@守望》第130期——末后世代,建造家庭
  • 《@守望》第129期——疫情与福音(二)
  • 《@守望》第128期——疫情与福音
  • 《@守望》第127期——关怀与陪伴
  • 《@守望》第126期——亲密关系
  • 《@守望》第125期——亲历3.23
  • 《@守望》第124期——祷告
  • 《@守望》第123期——回家
  • 《@守望》第122期——重拾异象
  • 《@守望》第121期——感恩,2018!
  • 《@守望》第120期——面对数字化产品
  • 《@守望》第119期——单身弟兄
  • 《@守望》第118期——单身姊妹
  • 《@守望》第117期——十诫
  • 《@守望》第116期——关注青少年
  • 《@守望》第115期——兴起弟兄
  • 《@守望》第114期——这个世代的青年
  • 《@守望》第113期——户外敬拜7周年
  • 《@守望》第112期——团契生活
  • 《@守望》第111期——孝敬父母
  • 《@守望》第110期——读点神学
  • 《@守望》第109期——圣诞·福音
  • 《@守望》第108期——感恩
  • 《@守望》第107期——基督徒的财富观
  • 《@守望》第106期——青宣大会
  • 《@守望》第105期——守约
  • 《@守望》第104期——宗教改革500年
  • 《@守望》第103期——家庭建造
  • 《@守望》第102期——陪伴•关怀
  • 《@守望》第101期——户外敬拜6周年
  • 《@守望》第100期——读经
  • 《@守望》第99期——回家
  • 《@守望》第098期——圣诞·福音
  • 《@守望》第097期——感恩之心
  • 《@守望》第096期——关注宣教
  • 《@守望》第095期——关于祷告
  • 《@守望》第094期——软弱之道
  • 《@守望》第093期——悔改之道
  • 《@守望》第92期——婚姻之道
  • 《@守望》第91期——教养孩童
  • 《@守望》第90期——职场呼召
  • 《@守望》第89期——户外敬拜五周年
  • 《@守望》第88期——纪念国永
  • 《@守望》第87期——家庭敬拜
  • 《@守望》第86期——务求传福音
  • 《@守望》第85期——这个时代需要什么
  • 《@守望》第84期——操练敬虔(二)
  • 《@守望》第83期——操练敬虔(一)
  • 《@守望》第82期——为主而活
  • 《@守望》第81期——人生标杆
  • 《@守望》第80期——性别认同
  • 《@守望》第79期——里外更新
  • 《@守望》第78期——穿上新人
  • 《@守望》第77期——户外敬拜四周年
  • 《@守望》第76期——我们向主要什么
  • 《@守望》第75期——我不以福音为耻
  • 《@守望》第74期——圣诞节传福音
  • 《@守望》第73期——感恩
  • 《@守望》第72期——户外拘留时代(八)
  • 《@守望》第71期——户外拘留时代(七)
  • 《@守望》第70期——户外拘留时代(六)
  • 《@守望》第69期——户外拘留时代(五)
  • 《@守望》第68期——户外拘留时代(四)
  • 《@守望》第67期——户外拘留时代(三)
  • 《@守望》第66期——户外拘留时代(二)
  • 《@守望》第65期——户外拘留时代的开始
  • 《@守望》第64期——户外特刊
  • 《@守望》第63期——户外三周年
  • 《@守望》第62期——小组•家(二)
  • 《@守望》第61期——小组•家(一)
  • 《@守望》第60期——圣诞月•传福音(二)
  • 《@守望》第59期——圣诞月•传福音(一)
  • 《@守望》第58期——数算恩典
  • 《@守望》第57期——我和守望(二)
  • 《@守望》第56期——我和守望(一)
  • 《@守望》第55期——梳理户外敬拜
  • 《@守望》第54期——户外敬拜中的忍耐
  • 《@守望》第53期——关注单身弟兄
  • 《@守望》第52期——关注单身姊妹
  • 《@守望》第51期——社会服务
  • 《@守望》第50期——关注职场
  • 守望网络期刊第49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48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47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46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45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44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43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42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41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40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39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38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37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36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35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34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1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2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3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4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5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6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7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8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9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10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11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12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13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14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15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16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17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18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19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20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21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22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23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24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25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26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27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28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29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30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31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32期
  • 守望网络期刊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