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

面对e时代的“七宗罪”

文/陈亮

 

引言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已经应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打车、购物、娱乐、社交等。互联网的这些便捷之处真的让我们生活乃至生命中的一切都变得便捷乃至愉悦了吗?加尔文在《基督教要义》中曾花篇幅引用《罗马书》来阐述如何自由地使用“中性之物”,那么我们使用互联网的时候,是自由的吗?接下来,本文试着列举我们使用网络可能出现的7个方面的不便捷、不愉悦、不自由,简称“七宗罪”,以及破解之法。

第一宗罪:浅阅读

我们常在朋友圈看到这样的场景:一篇文章被人分享到朋友圈,然后留言三个字:“学习了”,当然,或许他真的认真学习了所分享的文章。不过,这也反映了一种阅读的方式和阅读的内容:依靠社交媒体手指一滑,文章里面的内功心法通过手指直通任督二脉。这种便捷带来的问题也出现了:不小心遇到了标题党,发现自己读的是九阴假经;看到一篇文章逻辑欠缺、不知所云,但文章下面的留言却对作者大加赞赏,“中国就缺先生这样的”,已经上升到民族脊梁的高度;终于遇到一篇仿佛作者与我心意相通的文章了,但下面的留言都是骂作者的;看到一篇所有人都在转的文章,里面全是科学技术术语,解释的都是现实问题,我就是看不懂,先分享再说,以后再看,或者说以后再也不看……。这样的阅读就是浅阅读,据统计,社交媒体阅读已经成为大学生数字阅读的主流:排名前三的大学生社交阅读平台分别是微信,占比68.8%;微博,占比56.7%;知乎,占比48.0%,大概统计者使用的是多选题,所以三者之和大于100%。社交媒体阅读看似便捷,可当我们遇到以上各种现象的时候,我们的阅读体验恐怕不是愉悦的,就阅读本身而言,我们花费的阅读时间并没有换来好的阅读内容和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原本注重知识性、学术性的知乎平台,现在也充斥着大量“如何评价某某某”这样的八卦问题。

破解“浅阅读”之法可以有以下几点:1.阅读的优先级把圣经放在首位,这点是毋庸置疑的。2.使用仅适用于阅读的数码产品或者手机APP。3.如果使用社交媒体阅读,关注一些质量高的公众号。4.所谓深阅读和浅阅读,其实是可以互相交融、优势互补的。如果在微信上看到一篇恰好是自己感兴趣的长文,可以“先分享再说,以后再看”,文中若提到重要的参考书籍,可以记下来下单购买阅读,让该段浅阅读经历成为可以回忆的、可以分享的,让它变得丰富、有意思起来。5. 在阅读取向上,适当减少(不是消灭)功利性阅读与消遣性阅读;在阅读方式上,尽量增加传统阅读的仪式感,即使是使用数字产品在阅读。6.适时地参加线上或者线下读书会活动、参加圣经学校阅读基督教神学经典书籍、通识类经典书籍。

第二宗罪:浅社交

笔者最近越来越怀念没有微信的时候,倒不是想回到只能打电话、写信和写电子邮件交流的年代,而是觉得微信以及它的朋友圈已经促成了全民浅社交的事实,其浅社交程度比QQ时代还要浅,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广传播、松关系的浅社交时代。那句“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是浅社交时代的真实写照。

浅社交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轻熟人社交关系。“轻熟人社交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移动互联时代, 借助即时通信工具所构建的新型社会关系, 它是人际关系发展到现代社会的特殊表现。人际关系的建立借助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我们因为某次线下活动、某次线上针对某个问题的交流,就利用聊天工具加为了好友。但是在传统以血缘、地缘为基础的礼俗社会,人际关系建立在“生于斯, 死于斯”的熟人社会。费孝通先生认为, 熟人社会的基础就是熟悉,“ 熟悉是从时间、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而这种“熟”往往在社交工具里面的“轻熟人社交关系”中是找不到的。而以朋友圈为例,我们看到好友有动态更新,并在他所发的朋友圈下面点个赞,就是完成了一次社交活动,于是“点赞之交”这个词就诞生了。

2、新型网络社交符号。在有些时候,表情包等网络社交符号已经在实际应用上取代了文本表达。使用表情包这一行为体现出网络狂欢中的一种独特气质。当下最流行的表情包的传播者和使用者多为年轻人,他们希望通过有趣的表情、简洁的文字传递某种独特的意义,这样既显个性,又体现了对某种社会身份的归属意愿。从文化研究角度看,表情包的文化根源来自网络亚文化。这种特殊的文本具备表意性、开放性、异质性和破坏性。网民对图文素材进行二次创作,这些经过二次创作的符号便具备了其独特的文化属性,体现出网络群体对社会事件和议题的自我解读和意义重构。表情包作为一种亚文化符号,其制作手段如抠图、恶搞等也会消解其作为社会符号原有的意义。表情包的传播是一个意义叠加的过程,这主要体现在社交过程中,双方共同使用表情包已经不仅仅是两个人简单的聊天,表情包背后蕴藏的新闻事件、“梗”“段子”也参与其中,形成一种无意识的意义叠加和增值。在同一语境下,表情包赋予双方的默契营造出一种“共同体感”。比如说,使用同一种表情包的双方会认为自己与对方有共同语言,属于同一群体。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所代表的事物和符号形式,是可以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因此,人们可以利用语言符号的特性来创造和表达新的意义,解构原有的意义。比如,微信中经常使用的“微笑”表情不再表示微笑,而是表示一种“随意”“你开心就好”的情绪。“再见”也不再表示再见,而是表示“友尽”。从“微笑”表情本意引申出来的“嗯”“呵呵”和“哈哈”,也不再表示其“同意”或“开心”的原意,而是被贴上了“敷衍”的标签。用户如果想表达原意,必须使用一串“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或“嗯嗯”来回复对方。现在,“微笑”和“再见”这两个符号都成为需要谨慎使用、防止误会的表情。由此可见,用户必须在不断更新变化的语境中解读表情包的含义。于是,这种新型网络符号的应用,让我们产生了或多或少的误解和焦虑。

3、智能推荐。这一点所产生的社交焦虑是显见的。社交软件几乎每天都会向你推荐好友,要么是你通信录中的联系人也使用了该软件,要么是因为某某是你好友的好友。如果说被硬生生地推荐某个人做你的好友你可能会有所不适的话,那么让你感到有趣或者感到尴尬的是你发现你所认识的某某居然认识另一位你所认识的某某。难怪现在已经有人因为这种原因,而从微信逆转,回到了微博,以逃离这种熟人、陌生人界限模糊化的感人场面。可是,回到微博就好了吗,我们应当回到哪里?

破解“浅社交”这个问题就是“回到哪里”的问题。答案就是回到耶稣基督那里,回到真实的团契关系那里。真正的团契不只是参加聚会,亦是一起经历生命,这包括无私互爱、真诚分享、实践服事、牺牲的付出、同情安慰,以及所有新约圣经中有关“彼此”的命令。真诚的团契生活不是肤浅、表面的闲谈,而是坦诚交心,有时更是掏心分享。这样的情形发生在人们诚实地坦露自己的本相、以及自己的生活经历时。他们能分担伤痛,倾诉感受;承认自己的失败、公开他们的疑虑,承认他们的畏惧、认识他们自己的弱点,并且要求别人的帮助与代祷。相对于网络符号所赋予的“共同体感”,在耶稣基督里互为肢体,我们才是真正的共同体啊!

第三宗罪:以自我为中心

曾经有种调侃的说法:经常发微博或者朋友圈的,要么显得自己有趣,要么显得自己文艺。说到微博,它大概是第一个把关注你的好友称为你的“粉丝”的社交工具了吧。粉丝,对应着明星,一时间,使用微博常发内容,再混个加“V”认证,仿佛自己就是一个明星了。以至于,在线下生活中,现在好多人形容“我是你的好友”,或者形容“我欣赏你”,就用“我是你的粉丝”来表达。当然,如果这些只是一种新兴的表达方式,那么是不足以需要警惕的,我们需要警惕的是:把社交媒体当做荣耀自己的工具。比如,“拼命”发表与自己有关的内容,多与各种恩赐有关:音乐、厨艺、文学……。当然,这里仅仅指的是以荣耀自己为目的的情况,即:沉浸在被点赞的内心满足感中不能自拔,同时又萌生出下次继续发表相关内容以获得更多赞扬的强烈欲望,仿佛自己已经成为了相关领域的宗师一枚。我也曾有过这样的体会,有段时间曾不断地在朋友圈分享唱吧上自己演唱的歌曲,并以此为乐,还想尽办法下次改进自己的“唱功”,其实,是因为软件本身自带的修音功能,而非自己有什么提高。这里就涉及到一种以说谎的方式荣耀自己的罪了。人,无任何可夸之处,如果有,那也是上帝的恩典,应将荣耀归于上帝,我们基督徒活着自然是为了荣耀上帝,即在我们身上能显出上帝的荣耀来。若活着是为了荣耀自己,那么结果一定是枉费心机、一身疲惫。如果说一个人有他的A面和B面,若B面似乎“看为可夸”,那么以荣耀自己为动机的网络行为就是极力地展现B面,可是人毕竟是有限的,穷己之力也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后,我们便开始说谎了:比如,一个以工作狂来荣耀自己的人发了一条“加班到10点多”的一条朋友圈里显示了疲惫的眼神、强撑的笑容,朋友看了会安慰,老板看了会加鸡腿,可是加班的他原来是在打英雄联盟!这就是朋友圈的一种套路,一种用说谎的方式伪装出来的B面。与炫耀自己不同,还有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就是:在社交媒体上长期泄愤或者论断、攻击他人。所谓“长期”,就是他的朋友圈或者微博,几乎没有其他内容,只要状态更新,便是发泄种种不满以及攻击别人。感恩的是,周围的弟兄姊妹我并未见到有这样做的。

破解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式就是以上帝为中心。如果我们生活中暗中所行的与网络上明处所表现的是两种极端的不平衡,能说不能行,这不是上帝所要的。所以主说:他们一切所作的事都是要叫人看见,所以将佩戴的经文作宽了,衣裳的遂子作长了(太23:5)。在网络行为上,就让我们做到表里如一吧。如果我们所发表的内容(比如自己的某个行为、写的某篇文章)既不违背上帝的律法,又获得了好友的赞许,那么就让我们把荣耀归给上帝吧,因为这些恩赐都是来源于上帝。

第四宗罪:谣言和假见证

“10月1日起,全国银行正式成为中国失联儿童安全守护点!银行就是失散儿童守护人。只要孩子进了银行,即便暂时与家长失去联系,孩子也不会被拐卖或出现意外。真要都接力起来能帮助多少走丢的孩子……”,我们看到类似这样的谣言在各种群里面被转发过,而这些关乎公共安全、医疗、养生等内容的消息先后被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官方辟谣了。

造谣的原因有很多种,比如,求利益。每年高考期间,朋友圈中都会流传“捡到白娅倩的准考证”这则谣言,骗子以失物招领为幌子,吸引人们拨打预先设定好的吸费电话。又如,“电脑前放仙人掌能防辐射”,事实证明这只是商家促销仙人掌的手段而已,专家至今并未发现仙人掌具备防辐射功效。有研究者把造谣者分为四类:善意、恶意、无目的和自利四种类型。其中,善意型造谣者的动机包括娱乐、期望等,恶意型造谣者的动机包括诋毁、制造社会恐慌等,自利型造谣者的动机包括发泄、发布虚假广告、攻击商业竞争对手、吸引眼球牟利等。

无论哪种谣言,论及社交媒体的传播主体,通常是以“强关系”为主、“弱关系”为辅的。基于共同兴趣爱好或观点偏向的社交联络主体的同质性更强,更易形成意见螺旋和信息蚕房效果,促使谣言以一种普遍认可的假面目出现,更具迷惑性。我们弟兄姊妹组成的微信群,就是一种强关系传播主体,基于我们彼此的信任,有时候我们更会无意地(当然不会明知是谣言而转发)转发了某则假新闻后,使得该则新闻瞬间被更多的人转发。当新闻被证明是谣言后,我们又很后悔,于是急忙删除该条朋友圈,有时就会出现谣言与假见证齐飞、删帖共懊恼一色的感人场面。

说到假见证,更是令人哭笑不得:“杨利伟是基督徒”这个假见证被一些非基督徒列为“那些年,基督徒撒过的谎之六”。有一些所谓的“主内”公众号(很多是以营销为目的、假的“主内”公众号)只要是世界上的新闻标题或者新闻内容出现了“基督”字样就用喜大普奔的风格来转载,有的公众号甚至对新条例的颁布、那个关于宗教的白皮书的发布高喊哈利路亚,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这样的公众号当然会传播不少假见证。

如何预防我们会被谣言和假见证所欺骗呢?一、看到任何见证信息,不要急着马上相信或者转发,尤其是没有新闻来源的,而是先存质疑,通过网络简单的搜索考证,推荐谷歌搜索,几乎90%的虚假见证都经不起简单的搜索考证。智慧人懂得先观察与思考,才下定论。《箴29:20》说:“ 你见言语急躁的人吗?愚昧人比他更有指望”。二、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主要的(永恒,国度)与次要的(短暂,地上)。当我们的主次观很清楚,我们诚实无过的心灵就不容易受影响,也不会受某些情报的诱惑。例如:我们不会这么容易相信那些靠着上网能天天不劳而获赚钱的广告,或是那些投资能得过高利息的广告。三、要防备假见证,就必须多学习圣经,阅读有益的神学著作,一些把自己的见证描绘得天花烂坠,说自己在天堂和地狱走了一圈的,难道真的会让明白圣经真理的人相信吗?

第五宗罪:买买买

在网络和物流发达的今天,中国一年大概有十几次购物节。不知不觉中,又一个购物节要来了,每次都各种设置预付款,0点付款,看来淘宝不仅是要掏空我们的钱包,还要掏空我们的身体。往往也只有在这些时候,才会发现那些心心念念的东西,没有最便宜,只有更便宜,好像大家的钱都不是钱一样,疯狂的买买买,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会觉得,嗬,只有我的手才是最便宜的,因为可以随时剁了它。我们在公交车站、地铁站上随处可见宣传购物节的海报,而阿里巴巴更是把购物节做成了史诗一般,还为之推出了晚会——“天猫双11狂欢夜”,各路文艺工作者为了让消费者购物而引吭高歌。于是乎,每个人都处在这场焦虑之中,不甘掉队:购物本来应该是一件让人心情愉快而放松的事情,结果在纠结买还是不买、现在买还是等到打折时候再买、别人都在买我是不是也要买的彷徨、纠结、蹉跎中,催生了人焦虑的情绪。当购物变成了一个举国狂欢的事情,不仅钱包很受伤,就连那种人人都在谈论这个节日的氛围,都令人窒息。除了这些之外,据《经济观察报》报道:冲动消费、“捆绑销售”和凑单规则所产生的额外购买其实使用价值极低,不仅不是真正的需求,反而在一定程度的浪费;双11期间15亿件快递,将至少产生超过30万吨的垃圾……

在购物节里,很多消费者是所谓”新穷人”。“新穷人”就是当前都市里一群年轻白领的自我身份定位,从存款上看,他们是名副其实的穷人,有些人甚至经常靠信用卡借贷来维持生活;但从进账上看,他们又收入不菲,完全不同于旧式的拮据度日的穷人。也就是说,他们挣钱不少,但花得更多,为追求新潮的生活方式和时尚的消费品而不惜将自己沦为”穷人”,是消费社会最称职、最卖力的成员。”新穷人”不仅选择了一种完全不同于父辈的生活方式,而且完全改写了”穷人”旧有的社会分层含义,赋予其一种新的颇具波西米亚感的美学意味。那么,”新穷人”为何如此热衷于消费?透过他们洋洋自得的消费美学,我们能够探察到怎样的关于消费社会的深层讯息呢?从一个特定角度讲,所谓消费社会,就是一个对商品符号价值的关注超过对其实用价值关注的社会,而所谓符号价值,也就是指一件商品对个人身份的标识作用和修辞意义。因而,我们可以说,消费社会中一些人对符号化商品的饥渴症,与他们对自我身份的不确定感和焦虑感是紧密相连的。

面对e时代购物节的这种社会现象,如何破除购物焦虑以及对自我身份的不确定感?1.操练简朴。圣经教导我们,“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除了外在的简朴,让我们更操练内在的简朴——尽心、尽性、尽力爱神。爱上帝,就是把上帝放在了首位,把满足我们肚腹的物质从首位上移开。并时常祷告,因为物质的诱惑是亘古有之啊,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写到,“它具有极大的渗透力,如果突然消失,我便渴望追求,如果长期绝迹,我的心灵便感到悒悒不乐……我所说的物质的光明给生活撒上了逗人的、危险的甜味”。2.操练节制。让我们视金钱为神所赐的有用之物,不浪费,要合神心意地使用,这样就避免了冲动消费后所带来的的经济负担。3.操练敬虔。如果说商品符号价值对个人身份有标识作用的话,那么我们弟兄姊妹的身份是无需这种标识的,因为我们的第一身份是上帝拣选的神国的子民!

第六宗罪:网络娱乐操控生活

湖南常德汉寿县交警官方微信10 月31 日发布警情通报,有一些开小车的驾驶员排队违停,占用道路拍抖音。从网友拍摄的现场图片看,不止一辆小车占用道路、涉嫌违停,一方面阻碍了其他车辆的正常通行,极易造成交通拥堵;另一方面,因为道路变窄,很容易引发车辆的追尾、剐蹭等等,可谓是害人害己。以上这条新闻,就是时下盛行的“抖音式生活”的一种缩影,类似这样的事情,现实中还有很多表现形式和渠道。这就是网络娱乐对我们生活的操控。如果一个人不想做“网红”,只想观看别人的短视频,那么他的生活同样也可能因为上瘾而被其操控。有个官员侵吞公款930万为了给主播打赏;某个综艺节目里面有个女嘉宾说他男友整天看女主播并且给其打赏,该男友自然遭到了观众的控诉,而讽刺的是该女嘉宾其实也是一位女主播。短视频、直播软件吸引人不断去挖掘,你不知道里面是不是装着好东西,除非你去打开。有时候会是好东西,有时候会是坏东西,当发现是坏东西的时候,你就会期待下个宝藏是好东西,而当发现是好东西时,你就会再次期待下一个也会是好东西。如此你就会更加频繁的继续行动下去,最后乐此不惫的深陷其中。现在新浪微博、Youtube上也都充满了这样的短视频:看完这一条,不用去点,下一条自己就出来了。

除了短视频、直播软件,追剧行为也会操控我们的生活。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员日前报告说,无节制的马拉松式的追剧行为或是因为孤独、抑郁在作祟。一个人自我感觉越糟糕,越容易靠看电视打发时间。当情绪处于低潮时,一些人更容易疯狂追剧,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把负面情绪消化掉。但实际上这样做无助于改善情绪,反而会形成恶性循环。由于追剧耗费大量时间,他们更加没有时间去积极工作、与人交往,甚至没时间搭理家人。

上面两种情况还只是与观看节目有关,而现在充斥着主流媒体的新闻也娱乐化了。曾几何时,新浪微博诞生之初,不少仁人志士在上面点评时事,甚至争论得不亦乐乎。而现在,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微博出现了万马齐喑的局面,我们能够看到的信息更多的是商家推荐产品和服务,以及各种明星结婚、离婚、吸毒,而这些八卦新闻终于当仁不让地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你不去主动关注,这些新闻也会在网页中、朋友圈中跳出来让你被动关注。我在单位的食堂里面吃饭,听到同事们聊的都是这些,于是娱乐新闻又操控了人们聊天的内容,甚至连我们聊天的方式和词汇,也都被网络娱乐操控着。

日常生活当中有适当的娱乐活动是很有益处的,但一味沉浸在娱乐当中被它辖制,并且打乱了自己正常地日常生活,这时候就要小心谨慎了,恐怕我们陷入网罗当中。当我们能够对网络娱乐适可而止的时候,我们不会意识到它在操控我们的生活。有句话叫“认真你就输了”,当我们对网络娱乐认真了起来,那么我们就输了,恐怕会输了灵性。比如,当我们工作的时候还时不时关注、参与一下网络娱乐,那么我们就输了,因为灵性没有警觉到偷窃老板的时间也是一种偷盗。我购买过鲍勃迪伦信主后的第一张专辑《Slow Train Coming》,里面有首歌叫《Gotta Serve Somebody》,我们总得成为谁的奴仆。比如,成为网络娱乐的奴仆,还是上帝的奴仆?破除被网络娱乐操控的危险,就是那句“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如何保守?1.当一个娱乐可以辖制我们时,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这项娱乐正在破坏我们的生命,应该防备。2.娱乐不能把与神交通的时间都占用了,因此要节制,要适量而行。3. 我们要吃、喝、玩、乐每一件小事情上荣耀上帝,这是我们的生存使命,如果正在进行的娱乐已然勾起我们的淫念、虚荣心等,必须果断中止。4.娱乐活动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是否造就人,如果有些事可能对我们有益,但我们还要考虑一下是否能造就人,或是否会使人软弱跌倒,然后决定是否要做。

第七宗罪:各样试探

网络上的试探真是不胜枚举,有三类很需要提防:一、弹出的软色情内容或者广告。前者自不用说,而后者的方式真是越来越丰富了。某个知名IT企业生产的浏览器中时常在搜索栏空白处显示内容,让用户去点击,有一次竟然利用了一场新闻里的悲剧来吸人眼球让人点击:“如何不像龙哥那样被反杀”,点击进去一看,是一个游戏网页。如果我们点击进去玩耍一番,那么我们是不是也间接地参与了不敬畏生命的调侃?二、不劳而获的虚假信息。这一点在上文“谣言和假见证”中有所提及。三、诋毁教会或者牧者的言论。撒旦会不择手段的利用各样途径攻击教会,面对这样的试探,我们弟兄姊妹更需分辨力和警惕性,以免中了魔鬼的奸计。

结束语

其实以上所列种种,我本人无一例外地参与到了其中。因此,本文的目的是总结与自省,求主帮助我能真正自由地使用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