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

青年面孔之Eason :传福音是我的使命!

EASON ●80后 ●爱读书 ● 爱孩子 ● 爱笑
新手爸爸 | 基督徒
热爱生活 / 热爱家庭 / 书本控
爱吃面食 / 有一个可爱的宝宝和贤惠的妻子

 

什么时候开始信耶稣的?

2009年接触教会,2012年受洗。

2007年在校园广播里听到一则新闻,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发生枪击事件,有一个牧师为死去的人、犯罪分子祷告,心里很受触动,世界上原来还有这样的信仰。

美国枪击事件以后,一次偶然机会看了一部电影《耶稣受难记》,耶稣在十字架上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那一刻我相信耶稣是真正的神,人世间没有这样的慈悲和怜悯。

2008年担任大学生村官职务,从事党政机关工作,镇上有个教堂,2009年在哪里参加过一次平安夜聚会,留下很深的印象。

谁影响了你相信耶稣?

2011年4月在出差的路上,有一个姊妹问我:“有没有信仰” ?我说,“还没有,但要选择的话我觉得基督教才是真信仰”。因为之前听到的、看到的信息,在心里埋下的种子,已经发芽。自己很乐意了解福音,在这个姊妹的介绍下,来到了教会,开始了小组,团契生活。

在上大学的时候曾经一度迷茫、空虚,思考活着的意义。毕业后做了大学生“村官”,看到了很多社会民情,官场规则,更加让自己对人生的意义产生了怀疑,但是心中思考“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答。直到进入小组团契以后,听大家读经、祷告、唱诗、爱宴,分享生命,觉得原来这个世界上有这样美好的一群人。促使我去思考耶稣,为什么会吸引这么多人,自己也特别渴慕了解这个价值观念。

相信耶稣后有什么大的改变?

信主前,我是一个爱喝酒的人,言语和行为充满污秽,常常一副愤世嫉俗的样子。信主后才开始用基督的眼光看世界,通过读经祷告与神建立关系,学习用圣经的教导去思考问题,反思自己。尤其是在工作中,学习顺服和尊重自己的上司,而不是自以为是地论断他人。慢慢明白“无论作什么,都要从心里作,像是给主作的,不是给人作的。”(西 3:23)

你觉得神对你有特别的呼召吗?

我的呼召是“传福音”,神奇妙的带领,让我来到了有信仰的环境工作。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期待带更多人认识耶稣。我活着的动力,就是传福音。

为什么选择加入教会?

在这间教会里,我看了很多人因为坚持信仰付上代价。让我真实看到了,这些受试炼的弟兄姐妹为主大发热心,激励我甘心为主付上代价。“为信仰摆上”成为了驱动力。加入教会半年多以后,开始参加教会的服侍。慢慢了解教会的异象,委身教会,成为了教会的会友。

“有使命的生活” 对你的信仰重要吗?为什么?

关于有使命的生活,我想讲讲我的家庭。我和妻子在结婚前,上过两个月的婚前辅导课程。心中有个强烈的盼望是要建立基督化的家庭,就像约书亚所说的那样:“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侍奉耶和华”。因为我们活着是为了福音,所以传福音就是我们活着的动力。我给爸爸妈妈,村里人传福音,现在我的父母和邻居二叔一家,已经在家乡开放自己的家庭建立聚会点了。

你是怎么做到“有使命的生活”的?

在家庭的层面,作属灵的带领者,带领家人敬拜上帝、宣讲真理,开放家庭服侍小组的弟兄姊妹;在工作的层面,根据每天写信、留言询问信仰的人,回复并解答他们的问题,带领他们来到耶稣基督的面前,为有需要的人祷告,为寻找教会的人联络教会。

你会怎样鼓励周围的人去“有使命的生活”?

我跟父母打电话的时候,常常请求他们坚持聚会,有时间要给村里人传福音。有时候通过QQ、微信、视频的方式,联系那些传了福音、或者去了教会的弟兄姊妹,分享彼此的生活和需要祷告的事,一起聊聊。我们平时也会交流分享教会的事,讨论服侍的情况,彼此激励,给他们那边的教会寄送一些视频和图书,帮助她们更有效的讲解福音。

现在有挑战吗,最近的挑战是什么?

虽然是做传福音的工作,但我发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常常缺乏智慧和爱心。有时候为了让对方信主,总是靠自己的办法。最近和教会里传福音非常有恩赐的姊妹讨教,明白要考虑对方的现实处境和真实需要,不能操之过急,需要我设身处地为他着想。更重要的是用我的实际行动和爱心去帮助他/她。

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是一个女孩子检查出严重的疾病,她说她心很慌,不知道如何面对以后的人生,问我们能不能为她祷告。我迫不及待地说我愿意,我和妻子每天都为她祷告,给她传福音,像待自己的妹妹一样问候她,她说她现在心里平安了,知道世界上有一位上帝,她就哭了。

其实在跨文化传福音方面,我在想神是不是也在呼召我、挑战我,让我不要待在安静舒适的环境里,准备走出去。最近听到一位弟兄的分享,摩西40岁蒙召,80岁才被神使用,一个人由Somebody变成Nobody,才可以被神使用。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学习倒空自己、过单单依靠神的生活,这是神给我一生的挑战和功课,我需要凭着信心说:“神祢给的我都要,祢要的我都给”。

(本文是微信公众号“祂是yesHEis”制作的面孔系列文章,经同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