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

橡友会|你站在哲学天平哪一端:克莱门or德尔图良?

9月19日晚上,橡树读书小组一起阅读讨论了《基督教神学思想史》第五章“北非思想家站在哲学天平的两端”。

首先我们大概了解了这两位思想家:亚历山大的克莱门和迦太基的德尔图良。

追随2世纪的殉道者查士丁,认为基督教的教义是真哲学,他认为希腊哲学与基督教信仰不相矛盾,他甚至认为最好的希腊思想,比如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是福音的先声,可以成为基督教思想家手中的工具。克莱门的作品幸存的有五本《劝告外邦人》《教导者》《杂记》《谁是该被拯救的富人》《提奥多图斯言录》。学者冈萨雷斯称克莱门的前三部作品堪称他的三部曲,可与耶稣基督三方面的工作相对应:劝勉(《劝告外邦人》)、生活上的引导(《教导》)、传授教义和教训(《杂记》)。

德尔图良则对异教哲学采取完全相反的态度,甚至发出了“雅典与耶路撒冷有何关系”的言论。德尔图良现存的作品大约有三十部,大部分都是反对异端的论文,长达五卷的《驳马西易昂》是他所写篇幅最长,并且在许多方面最重要的著作。而他的另一篇名著《驳帕克西亚》,在驳斥异端帕克西亚的同时,对三位一体的神学提出了精彩的辩护。他还有另两篇名著《护教辞》和《反异端训要》,在前一本书中,他除了揭发罗马官员对待基督徒的不公不义,也解释基督徒的生活、敬拜与信念。而在后一本书中,他提出基督徒应严禁在圣经真理之外使用希腊哲学的范畴与观念来合理化基督教的信念。他对希腊哲学的负面态度主要体现在这本《反异端训要》中。

二者在当代也能找到对应的人物,蒂利希可说是20世纪的“克莱门”,而20世纪的“德尔图良”则是瑞士神学家巴特。

接着,我们讨论了“克莱门和德尔图良的生活背景会给他们的思想带来怎样的影响? ”

克莱门曾经是亚历山大教义学校校长,是专门教神学的。而亚历山大又是一个重要的大城市,可谓一个百家争鸣的地方。克莱门传下的著作虽只有五本,书中就引用了三百位著作家的话,因此克莱门堪称一位饱学之士,他的作品也很注重修辞。克莱门更像一个向知识分子对话的宣教士,因此,他会借用那些知识分子们所擅长的希腊哲学中的有益成份来向对方传福音,这也决定了他对希腊哲学的肯定态度。

德尔图良终生都是在迦太基,他是律师出身,中年信主。其著作有很多,但是其中的很多作品,都是在反对异端,而他发现很多异端都是从一些哲学里产生的。这导致了他对哲学产生了非常决绝的否定态度。

然后,我们具体讨论了克莱门和德尔图良对希腊哲学的不同态度。

克莱门的座右铭是“所有真理都是神的真理,无论它在哪里被发现。”用奥尔森的话来说,“他想要把他所认为遍及整个哲学与宗教系统的迷失圣光汇集起来,同时又使所有的光辉都降服于希伯来圣经与使徒传统这一至高无上的权威。”
克莱门认为“哲学有助于虔诚”,但并不是所有哲学都是可以作为工具的。他说:“我所说的哲学是指这些派别的美好教训选拔在一起成为整合。”因此,他所说的哲学是经过筛选之后的有益的正确哲学。而正确的哲学有三方面特点:1、所宣扬的是一神论的观点;2、宣扬灵魂不灭;3、可以帮助基督教对抗异端。

德尔图良看到异教哲学里更多的是从人而来的那些抵挡神的东西,而很多异端都是从异教哲学里产生的,因此,他认为成熟的基督徒是除了圣经、使徒教导与教会信仰守则(传承使徒教导的传统),对其他心智上的思索完全没有兴趣的人。

如何理解克莱门所说,理想的基督徒是“真正的诺斯替主义者”?

克莱门所说的“真正的诺斯替主义”意思是指一个有智识的人,他活出符合理性的生活,避免追求肉体欲望与低俗生活。具体而言,就是一个拥有真智慧的人。而这里的真智慧其实就是耶稣基督和使徒的教导。

克莱门把一般的身体与物质都视为“低等的天性”,并把它们与“比较美好高等的天性”,即灵魂,形成鲜明对比。克莱门与诺斯替主义不同,因为他否认物质与身体是邪恶的,而认为它们只不过是次于灵魂罢了。克莱门把救恩视为像神一样完美,这要借着理智的默想与舍弃私欲而得。克莱门的这一思想与沙漠教父所倡导的观点非常相像,武昕说,那是因为他们二者都受到了柏拉图主义的影响。

克莱门认为神是不动感情的,而理想的基督徒,也即“真正的诺斯替主义者”是尽可能像神的人:自制、平静、不会感动、不受影响、理性并且冷静。克莱门对神的这种认识,深受了希腊思想的影响。对于圣经中形容神发怒的经文,克莱门的解释是:拟人化。

接下来,我们讨论了德尔图良对神学的贡献。

德尔图良对神学的贡献主要是他对三位一体的看法。

他在反驳异端帕克西亚的“圣父受苦说”(帕氏认为神只有一个位格,并且这个单一身份可以显现为父、子或者圣灵。从帕氏的这种学说,可以推出被钉在十字架上的也是天父上帝的观点)时,提出了“有机的一神主义”,也就是,神的“一”并不否认或者排除复数,正如生物有机体可以是“一”,又由互相关联的部分组成。他认为基督徒相信的神是一质有三位格,三个位格有区别,但不分离。

德尔图良也提出了“经世三一论”,意思是指,在救恩历史上,神的活动有三个位格。

在基督的神人二性这一问题上,德尔图良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他从神不会受苦这个角度出发,强调耶稣基督身上神性和人性的区别。因为耶稣基督同时既受苦又是神圣的,他应该具有两个本性或本质,而这两个本性中只有人性会受苦与死亡。他还主张,基督的两性可以“独立行动”,并且当这两性在耶稣里面“联合”时,并不会互相干扰,所以同时能作相同的活动与经历。

德尔图良晚年加入了孟他努派,因此他对三位一体论的重要观点遭到了包括东西方教会在内的大公教会的忽视。
克莱门和德尔图良部分书摘:

《劝勉希腊人》(或译《劝告外邦人》)

第二章

在人的内心,自古就有某种向往天堂的种籽,这种种籽虽然由于无知而被掩盖,然而有时也会突然从黑暗的深渊里跳出来大放光芒。
第六章
我们从你们中间要选择谁作寻求的同工呢?因为我们并不对你们都失望。你若愿意可以看柏拉图为同工。
哲学阿,你要速速给我提出不仅这一位柏拉图,也要提出许多别人,就是受了上帝的感动,把握了真理,而说独一的真神为上帝的人。

《杂记》

1.5
哲学有助于虔诚,对那些要经实证而相信的人是一种预备训练。因为你若将不拘是属希腊人或属我们的善,归于神的安排,你就必如经上所记,“不至碰脚”(箴3:23)。因为上帝是百善之因;但对某些善,即如旧约和新约,祂乃是直因,又对某些善,即如哲学,祂是间因。也许上帝为直因将哲学给与希腊人,直到主召希腊人来归自己。因为哲学对希腊人是引他们到基督那里的训蒙师傅,正如律法对希伯人一样(参加3:24)。所以哲学是一种预备工夫,为在基督里得完全的人修平道路。所罗门说:“高举智慧,它就使你高升,它必将快乐的冠冕加在你头上”(箴4:8,9)。因为你既用哲学和正当的努力增强智慧,你就能保守它不受诡辩家的攻击。所以真理之道惟一。但百川从各方流入其中,像流入一条不止息的江河一样。

哲学的特性是在探讨真理和事物的本性(这里所谓真理,就是主自己所谓:“我是真理”(约14:6);而且那求安息在基督里面的预备训练,乃藉着真哲学将心思操练,将智力振奋,将求知的机灵产生出来。这真哲学是入了教的人所有的,因为他们寻着了它,或不如说,从真理本身接受了它。

1.7
我所谓哲学,不是指斯多亚派,或柏拉图派,或以彼古罗派,或亚里斯多德派,而在指这些派别各自的美好教训,就是用满腔虔诚的学问来劝人为善的教训。这种由选拔而成的总和,我称之为哲学。可是人凭属人的理智所达到的虚妄结论,我决不称之为神圣的。

6.7
我们老早就已指明,我们所提出的题目并不是各派之说,而是真哲学,极有系统的智慧;这智慧使我们认识那关于生命的事。我们给智慧下定义说,智慧是确实的知识,是对属神和属人之事可靠和不能否认的了解,并对主藉着自己降世和众先知所教训我们的现在,过去,未来都能通晓。它也是不能否认的,因为它已经由道传授给人了。所以它照上帝的旨意完全是真的,因为它是藉着圣子而得知的。在一方面,它是永恒的,在另一方面,它在时间里成为有用的。它部分是惟一的,部分是众多的;部分是无情的,部分是热情的;部分是完全的,部分是不完全的。
这智慧——正直的灵魂和理智与纯洁的生活——乃是哲学所追求的对象。

6.8
如果像我们所说,基督本身是智慧,而那在先知身上所表现的工作,就是祂的工作,藉着这工作人可以学习智慧,正如祂自己在世时向使徒所教训的;那么由上帝的儿子所启示所授与那认识并了解过去,现在,未来之事的确实可靠知识,便是智慧。

6.10
智慧人必须避免与不相干的事周旋;因为他接受各门学识,只作为预备训练,以求尽量恒心准备地传授真理,并为求抵御那阴谋消灭真理的辩论。因此他追求凡有贡献于各学科和希腊哲学的丰富知识;但他不以之为主要的,而以之为必须的,次要的,并且是由于情势使然。因为那被异端分子所错用的,智慧人要拿来作正用。

《反异端训要》

第七章

人的教义和魔鬼的教义,是为了满足世上贤才哲士那发痒的耳朵而制造出来的。主耶稣把这些人的智慧称为“愚拙”。因为哲学所提供的是世俗智慧的资料,大胆地声明它便是神圣自然及神作为的诠释者。异端人士将哲学当作他们的武器。柏拉图的一位弟子瓦伦廷便是由哲学得到灵感,产生他的理论。马吉安也是由哲学中找到他的神,因为他是斯多亚学派哲学家。

凡是说灵魂会死亡的,是受到伊壁鸠鲁的影响。否定身体会复活的,则出于所有哲学家的著作。凡认为物质等于神的,是受到芝诺的影响。若相信火神,是源自赫拉克利特。这些都是异端和哲学家共同的议题。最近瓦伦廷派提出了上帝从何而来这个问题,他们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还有其他的问题:邪恶从何而来?为什么会允许邪恶的存在?人类的起源是什么?人类是以什么方式来的?……哲学只是糟蹋真理,由于多样化的相互矛盾的派别,哲学自己又分为多种形式的异端学说。

真的,雅典和耶路撒冷有什么相干呢?学园和教会有什么相通呢?异教徒和基督徒有什么相同之处呢?我们信仰的体系源自所罗门的廊下,所罗门教导说人必须用单纯的心寻求神。让那制造色彩斑驳的基督教,就是追求“柏拉图化”、“斯多亚化”或是“辩证法的”基督教的所有企图都离得远远的吧!我们只要有耶稣基督,便已无需好奇地探求其他。我们除福音以外,也别无所需。当我们相信的时候,便不再需要其他的信念。因为这就是我们最优秀的信仰,除此以外,我们不需要有别的信仰。

橡友感言:

橡树哥:对待异教哲学的态度,我更倾向于克莱门的观点,至少在当代,我们想不接触教会外的思想都很难,何况,我们现在也没有成熟的教会学校,小孩子从小就得上公立学校。

一凡:武昕弟兄的分享让我对这两位神学家的思想有了更深的了解,希望我们的读书小组在今后的读书过程中,可以有更多的互动,让大家有更多的讨论和参与。

小梅:信主后,我更认同德尔图良的观点,我会为自己的思考划界限。

桂岚:基督徒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也需要与周围的文化对话,但只要不将基督教与文化相适应即可。

(文字整理: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