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载入...

天职:灵性生活的第三个维度 文/格伦·G·斯科吉文 汪咏梅译

人对生命意义的需要

一个渴得要死的人只想要一样东西——水;一个饿得要死的人只渴望一样东西——食物。对这种极度渴望之人,除非这些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否则,他们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然而,人类还有其他需要,一旦我们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其他“高级”需要便会浮现,让人们感受到它们的存在。寻求人生的意义和目的便是这些高级需要之一。上帝就是将人设计成这样。那些生活已经相对成功舒适的人往往开始强烈地感受到这种需要,他们开始询问:我人生的重要性究竟在哪里?
现代的生活方式远远不能满足人的这种需要。令人欣喜的是,基督教信仰为我们提供了一样东西,它满足了这种对生命意义的需要。这个东西就是基督徒的天职(Christian vocation),它是上帝赐予的礼物。vocation这个词源于圣经中的一种观念——对一个人生命的呼召,即,上帝差遣或委托一个人去做某些事,这些事关系到永生。天职是一种呼召,呼召人参与到上帝更大的旨意中来。
我们将在本文探讨这个话题,尽量将天职置于基督徒的灵性生活这个更大的背景之中来讨论。

基督徒灵性生活的三个维度

基督徒的灵性生活指的是借着主耶稣基督,在圣灵改变我们、赐予我们力量的临在中,整个一生都活在上帝面前。基督徒的灵性生活和与神同行的基督徒人生是同义词。它不只是关系到教会活动,而是关系到每一周的每一刻。有人说:“灵性生活就是这样一种生活:我们一切所行都来自那个中心,在那里我们的心锚安定在上帝之中。”
灵性生活有三个维度。第一个是关系的维度,涉及人与上帝及他人的良好关系。第二个是改变的维度,它给我们的灵魂带来改变,医治我们的灵魂,促进我们的圣洁。第三个是天职的维度,涉及的是我们被呼召去开始新的生活、从事新的使命。我们也可以换一种方式说:基督徒的生命涉及到连结、变化和行动(connecting, becoming and doing)。这三者相互联系,每一点对于活出上帝想要我们活出的生命都必不可少。
从以基督为中心的角度来看,第一个维度是关于基督和我们在一起,第二个维度是关于基督在我们里面,第三个维度,也是我们在此重点讨论的维度,是关于基督透过我们工作。基督借着圣灵邀请人们来到他面前,甘心接受他的改变,然后跟随他进入世界。这个模式始终不变,真正的灵性生活包括相遇、改变和行动,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天职是上帝赐予的礼物

生命中接受呼召、生活有目的,这非但不是负担,反而是一份极大的恩赐。这是因为从上帝而来的呼召满足了我们内心深处的需要——希望自己有用、有创造性,它也给了我们机会,让我们将精力投入到某件有价值的事情当中。有人曾经说过:“人生不仅仅是安排生活,获得安全和舒适。”将自己的生命投入到某件有价值的事情当中去是幸福的,很少有什么礼物能够与这种幸福相媲美。
我们在哪里找到这件有价值的事情呢?令人惊讶的是,我们在这件世界上寻找到了。这个世界,这个充满痛苦和冲突的世界,是上帝呼召我们工作的场所。基督徒真正的灵性生活效法的是道成肉身的模式,天职就是跟随上帝的心进入世界。
上帝在创造之时就计划要我们与他保持关系,上帝也计划要我们工作。上帝邀请我们投身于某件有价值的事情当中,投身于比我们的自我更大的事情当中。这不是强加给我们的沉重负担,而是一份不可思议的礼物,我们生命的意义部分来自于它。
在耶稣的生命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主题。耶稣和门徒从犹太往加利利去,途中必须经过撒玛利亚人所住的中间地带,中午耶稣在这个小城的水井旁休息,门徒买食物去了。他们走后,耶稣和一个撒玛利亚妇人开始了一段谈话,这场相遇导致妇人的生命发生改变。门徒拿着午饭回来时,耶稣已经对食物失去了兴趣。他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约4:34)耶稣用“食物”这个词表明他已经找到了自己灵魂的食物,那就是他从自天父那里领受的使命中获得的健康活力和事奉的热心。

上帝的旨意

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荣耀上帝,我们无论做什么,为的都是达到这个目的(参林前10:31)。然而,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最终会从事不同的工作。尽管如此,我们都会在上帝三个主要旨意的洪流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三股洪流挟裹着我们前进。
上帝对人类的第一大旨意,我们称之为创造的命令(创1—2章)。上帝呼召我们在负责任地使用地球资源的同时照管地球。这个命令(或者说使命)使基督徒从事艺术、科学、医学、工业、商业、政治成为合法化。从事这些领域的工作丝毫不比从事与教会有关的工作逊色。
上帝对人类的第二大旨意是通过传福音参与到上帝救赎的工作当中(太28章),有时候这也被称作福音使命。上帝一直不断地在寻求“为了人的益处,将人引向他自己”,上帝也为我们在这当中安置了角色。
上帝对人类的第三大旨意是建立上帝的国度(太6章)。这个世界有许多痛苦、苦难和不公正,所以,我们像耶稣教导我们的那样,祈祷他国度的降临。耶稣开始了上帝在这个世界的统治,在这个世界,承认上帝在生活的每个领域掌有王权,幸福便欣然而至。上帝呼召我们基督徒为这个国度的到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们各人所从事的职业表达了上帝对每个人独特的计划,这些职业与上帝对我们各自的塑造一致,也与我们拥有的能力和倾向一致。我们以这样那样的方式符合上帝对人类的三大旨意,我们通过各自的工作来荣耀上帝,在工作当中我们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肢体的自由

当基督身体的各个肢体都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时,上帝的这三个旨意就通过整个教会实现了。没有一个人被呼召去做所有的事情,我们不必嫉妒他人的天赋,或努力去变得像他人一样。上帝将他的工作分配给了普世教会,我们只是被呼召去从事自己那份工作。当每个人都专心承担分配给自己的角色时,上帝的旨意就完美地实现了。在现实为我们提供的各种选择当中,我们得到上帝的许可,去承担那些似乎反映了我们真实自我的角色。这一真理可以成为我们自由的巨大泉源。

宗教改革的智慧

世界上大部分的宗教都有一个等级结构,上帝或最高的实在位于顶端,广大信徒位于金字塔的底部,中间是两类特殊的人——祭司或僧侣和圣徒,他们被认为超出众人、与上帝更加接近。在世界各大有组织的宗教中,这个模式一直延续了下来,这确实不同寻常。
最初的基督教的一个革命性之处在于,这种等级制度彻底被打破。从此将不再有一个特殊的祭司阶层,每个基督徒都有权利直接亲近上帝,有权利为自己履行祭司的职分(彼前2:9),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基督徒都是祭司。从此也将不再有一个杰出的圣徒组成的特殊阶层,因为现在每个基督徒都被呼召作圣徒——作一个真正属灵的人。整个宗教等级制度被废除,教会变成一个家庭,在这个家庭中每个成员享有同等的价值和尊严。
后来,教会慢慢偏离了它在圣经中的原始根基,宗教等级制度再次潜入。16世纪发生了宗教改革,当时很多基督徒回到圣经,重新发现了圣经中古老的“人人皆祭司”的观念。他们重新发现,在教会机构工作的人并非总是比从事科学或商业的忠实的基督徒要强。上帝的国度在处处被建立,上帝的子民在生活的每个行业都会发现自己的天职。宗教改革的一个革命性的洞见是:上帝不仅在建立教会,他还在拓展自己的国度。上帝在创造之时就计划要他的子民过一个顺服、工作的人生,他们的人生会给世界带来不同。

喜乐和有用

尽管如此,我们还有一个基本的问题要问:我们如何识别自己的人生呼召?我们如何知道在上帝宏大的计划中自己应该承担什么角色?
首先我们应该澄清两点。第一,很自然地,我们都希望看到上帝对我们人生的整个计划从一开始就呈现“在我们眼前”。然而,上帝为我们的道路提供的亮光往往只照亮前面几步的路程。履行自己的天职要求我们与上帝不断地亲近。当我们每时每刻沿着这条道路与上帝同行时,我们不大可能发现上帝“一揽子”的旨意。但是,我们的人生很可能固定不变地指向一个方位——我们天生倾向于从事某种工作或服务,在它当中我们感到特别地满足和适合。
第二,谈到“天职”时,我们并非单指为了挣钱而从事的那份工作。天职还包括我们承担的一切其他角色,包括我们的家庭责任和志愿活动。
有些基督徒认为,上帝的意愿总会与我们自己的意愿相反。实际上,你可以通过这个标志识别这些基督徒:他们推论说,什么事情若出于上帝,你就不会喜欢它。这种想法源自对上帝的真正心意产生的一种严重误解。事实是,上帝很看重我们的幸福,他对我们人生的呼召总是与我们最深层的自我一致。
关于基督徒的天职,最富有洞见、经常被引用的一句话是:上帝呼召你去的地方,是你最深的激情(即,深深打动你、激励你的东西)与世界的真正需要相会的地方。上帝呼召我们去做的事情,通常是我们内心渴望去做、世界也需要我们去做的事情。因此,要想发现上帝对我们个人的呼召,我们必须熟知上帝对世界的心意,同时与我们真正的自我保持联系。天职就出现在这两个深层实在的交汇处。
这个综合体的两个部分都必不可少。假定有个人喜欢为电视拍摄啤酒广告,他也许觉得这样做挺好,但是,这离世界真正需要人们去做的事情仍然相差甚远。相反,一个身为医生的传教士在一个发展中国家的麻风病者聚居区工作,她所从事的工作无疑是世界需要人们去做的工作。可是,假定这位传教士恨恶自己的工作,每天害怕起床去上班,变得越来越抑郁,那么,显然她还没有发现她渴望去做的事情。
因此,基督徒个人的天职包括充满激情地去从事有益于世界的工作。由于我们服务世界的具体形式与我们的倾向和能力相适应,因此,它只会使我们充满活力,而不会使我们精力枯竭——即便有时候我们会经历艰难。上帝的呼召会与我们的能力,尤其与我们的激情相吻合,但是,上帝的呼召也同样无疑会召唤我们走出“舒适地带”。

发现个人呼召的关键

除以上那些总原则之外,基督徒在寻求对个人天职更深的洞见时,至少需要培养以下三点素质:圣洁、明辨和勇敢。

 1、圣洁
在我们决定是否听从上帝的呼召之前,上帝不会将我们真正的天职过多地启示给我们。他不会递交一个详细的计划供我们审阅,希望我们有可能接受他提出的条件。上帝的呼召事先就要求我们圣洁(即,彻底的顺服)。在这点上,信心之父亚伯拉罕是我们的榜样。“亚伯拉罕因着信,蒙召的时候,就遵命出去,往将来要得为业的地方去,出去的时候,还不知往哪里去”(来11:8)。基督徒真正的虔诚从来都不勉强,而是表现出随时乐意遵从的特性。
对上帝旨意的这种彻底顺服绝对不会剥夺基督徒的能动性或使他变得不负责任,认识到这点也很重要。好的宗教不会抑制人的健康发展。我们都将长大成人,能够思考圣经,回顾我们的经历,周密地审视各种选择,运用智慧决定自己的天职。圣洁单单意味着我们在更深的层次上认识到,“天职不是关乎我们自己”。上帝应该在第一位,我们已经达到了坦然接受这点的程度。

2、明辨
        发现自己独特的个人呼召是一个灵性洞察的过程,它要求我们聆听,认出圣灵的声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其他声音与上帝的声音竞争,其中包括影响力巨大、持错误价值观的媒体,我们自己想象力丰富的潜意识,以及魔鬼的低语。我们如何知道哪个声音是正确的?
当然,这要求我们愿意去聆听,同时自己要心地单纯。除这些初步条件外,它还要求我们熟悉上帝说话的声音。正如打电话时,往往在朋友或家人自报姓名之前,我们就能够认出他们的声音一样,我们也能够认出上帝的声音。听到上帝讲话,我们就知道是他。在回应法利赛人对他的攻击时,耶稣阐明了类似的观点。他说,到了羊群出去吃草时,牧人把羊领出去,“羊也跟着他,因为认得他的声音”(约10:4)。我们只需要认出上帝的声音就行,而认出上帝的声音由对上帝的熟悉而来,是长时间熟悉上帝的话语、与上帝同行自然而然的副产品。

        3、勇敢
最后,我们必须谈谈勇敢的美德。这是因为,知道上帝已经呼召我们去做什么,并不能保证我们会坚持到底,真正地行出来。耶稣在登山宝训的结尾讲到两个盖房人的故事——无知的人把房子盖在沙土上,聪明的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耶稣解释说,与此类似,凡听见他的话就去行的就是聪明人(太7:24)。
我们可能会因为自己被呼召去做的事情前景看似不太乐观,或看似太艰巨、令人气馁,而拒绝顺从上帝的呼召。到了一定的阶段,我们就从需要知道自己的呼召过渡到需要勇气顺从上帝的呼召。甚至在主耶稣之前,古希腊人就认识到勇敢是人类最重要的美德之一。勇敢就是为了一个更高、更强制性的责任战胜自己恐惧的力量。约书亚需要勇敢(书1:9),保罗祈求自己能够勇敢(弗6:19—20),耶稣在导致他走上十字架的事件过程中为我们树立了勇敢的榜样。

扬起我们的帆

我们常常倾向于认为,就我们这种普普通通的状况,我们不可能干出什么大事业。我们每天所做的工作似乎缺乏意义,我们之所以继续从事目前这份工作,只是为了挣钱。有时候我们在内心与这种恐惧挣扎,我们担心自己能力的有限、工作环境的世俗使得我们的生命变得毫无价值,使我们没有资格真正参与到上帝的工作当中。走出这条黑暗幽谷的途径是,认识到尽管我很平凡,上帝无条件的爱仍然环绕着我。另外一个真理就是,上帝能够在我实际的能力和局限范围内实现他的旨意。也许最重要的是,我们不应该低估我们平凡、世俗的状况下所存在的种种可能性。上帝选择了伯利恒的马棚而不是耶路撒冷的宝座,选择了渔夫而不是知识分子来领导他的教会。诗人奥登(W. H. Auden)很好地表达了这点,他说:“即便是最平凡之物,也染上了荣耀的色彩。”
无论何时思考上帝对我们的人生呼召,我们都必须问:要成就这些事情,我们的力量和干劲从何而来。4世纪普瓦蒂埃的希拉利(Hilary of Poitiers)的话在今天听起来仍然那么真实,在回应上帝的呼召时,他祷告说:“如果我真的要去从事这项工作,主啊,我必须祈求你的帮助与慈爱。请你用风鼓起我为你扬起的帆,在航程中领我前行,也就是,主啊,请你将生气吹到我的信心里,使我能够继续前行。”像希拉利一样,我们必须成为水手,扬起我们的帆,让上帝的生气——赐我们能力的风——推动我们前行。